□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韩亚聪
“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在不久前举行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给张桂梅的颁奖词,是对这个“老师妈妈”一生扎根教育扶贫的生动注解。
“拼就拼一点吧!”张桂梅说。
一句简简单单的“拼”,背后是一位女性付出的无尽汗水与泪水,也承载了1800多名大山女孩的大学梦。
作为在云南待了大半辈子的东北人,张桂梅骨子里的倔强和坚韧一点儿都没变。
1974年10月,张桂梅从东北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1995年,相濡以沫的丈夫病故,张桂梅的世界彻底崩塌了。无儿无女、心如死灰的她从大理来到川滇交界处的小城华坪,进入华坪民族中学教书。
在民族中学,张桂梅一心扑在教学上,但此时她被查出患上了子宫肌瘤,“哭一会儿,站一会儿,一夜未眠。”那是她人生中又一个灰暗的日子。
幸好,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帮助下,这个“外来的姑娘”的命保住了。“我要用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回报华坪的父老乡亲。”张桂梅说。
在民族中学教书期间,张桂梅第一次深刻了解到许多贫困家庭的女孩无法上学的现实困境。她萌发了创办一所女子高级中学,让山里的女孩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
张桂梅四处奔走募捐。2008年9月,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国唯一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在华坪县成立。
学校是建起来了,如何留住孩子却成了难题。
为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去有些学生家的路太难走,连车都租不到,只能徒步前往。一个假期甚至两个假期,即便马不停蹄,张桂梅也只能走访完一届学生的家庭。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亲自到每一名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这样的家访已持续12年,行程十几万公里,张桂梅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还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可正是这一次次的家访,更加坚定了她将女子高中继续发展下去的信念。她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因为没能接受教育,在不到15岁的年纪就结婚生子,然后将缺失文化带来的无知和贫困又一代代传下去……
从刚成立时着急抹泪到依靠党员“攻坚克难”,从学校军事化管理到传递浓浓母爱,张桂梅和女子高中已经走出黑暗,迎来了灿烂阳光。
从初建校时的94名学生,到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支撑女子高中的是照亮黑暗的那道“梦想之光”。
“我的学生可以考到浙大,可以考到厦大、川大、武汉大学,都可以上。”含着眼泪、带着骄傲说出这句话的张桂梅,已经忘记自己还身患重疾。
因为关节痛,张桂梅的手上贴满膏药,不仅如此,她还要每天早上吃十多种药,中午吃五种药……
在感动中国舞台上,主持人说:“大姐这是在拼命啊。”
“拼就拼一点吧,现在是当妈的感觉……”张桂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