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

招生与社会竞赛“脱钩”还需直面教育公平焦虑


    □ 刘世康

    “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坚决斩断利益链”,在日前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再次重申”,体现了国家对维护良好教育生态的决心。而要真正实现“脱钩”,除了坚决制止,还需直面教育公平焦虑。

    在竞赛中获奖从而取得入学优势,原本是为了发现孩子的天赋,更好地“因材施教”,然而,数量繁多的各类社会竞赛,早已违背了教学初衷,凭着与升学挂钩的好处,绑架着家长和学生。

    实际上,“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社会竞赛挂钩”并不算新闻,早在数年前,相关部门就三令五申“禁奥”。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中也明确规定,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但也应该认识到,社会竞赛屡禁不止的背后,是公众对教育公平的焦虑。因此,除了推动“脱钩”,也需要推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对校外培训机构,要坚持依法治理、从严审批,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对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杜绝设置重点班,增强课后服务供给……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要真正做到招生与社会竞赛“脱钩”,从根本上,还是要在教育资源和选拔体制上实现公平合理。在具体实践中,要均衡中小学资源,为“择校热”降温,同时改进招生标准,匹配学生特长与学校特色。届时,“脱钩”或无需禁令。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