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发挥着女性在科技工作中的差异化优势,将坚韧品质和细腻视角转化为着力破解“卡脖子”问题的有效抓手,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巾帼才智。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张冬梅、高波、呼丽萍、阎萍、吴俊……顶尖的女科技工作者坐在一起会聊些什么?近日,在一场全国女科技领军人才座谈会上,几位女科技领军人物谈工作、聊体会、话未来,分享支撑自己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动力,讲述她们在各自领域攻坚克难争得国际话语权的亲历,交流如何让科学知识走进寻常百姓家的科普之道。
“建功立业是我最大的欣慰”
要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女科技领军人物从事自己研究的领域少则十几年,多则四十余年。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们在外人看来有些枯燥的工作领域耕耘奋斗?
天水师范学院甘肃省大樱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呼丽萍,从1982年开始从事果树栽培研究,主攻苹果、大樱桃的栽培研究。她是果农口中的“财神爷”,也是学生口中的“呼妈”。在她看来,自己所做的事情是“甜蜜的事业,火红的产业”。“我们除了要发挥科学家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作、育人的精神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把有意义的事情做成有意思的事情。”
甘肃经济欠发达,尽己所能发挥专业特长来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帮助当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呼丽萍乐在其中。她在自己的朋友圈这样写道:“希望在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发展中,留下深深的足迹。”
身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阎萍有同感。37年前,她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成为牦牛课题组的第一位女性。她个子小小,戴着一副眼镜,“扔”到牦牛堆里找不见。可就是这样一位“弱”女子,与平均体重在1000斤左右的牦牛打了近四十年交道,被牧民亲切地称为“牦牛妈妈”。她选育成功的“大通牦牛”和“阿什旦牦牛”,填补了世界上牦牛培育品种及相关技术体系的空白。如今,阎萍的足迹又踏上帕米尔高原,推广青藏高原的“牦牛扶贫模式”。
“虽然身在青藏高原,但咱缺氧不能缺精神!”这么多年来,阎萍就像吃苦耐劳的“高原之舟”牦牛一般,一辈子干一件自己深爱的事。这正是阎萍团队孜孜不倦的追求。“今年是牛年,我们的研究对象也是牛,热爱自己的行业,做好本职工作、建功立业,是我最大的欣慰。”
争取女性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
张冬梅从事的领域有个迷信的“行业潜规则”——“女性进施工隧道不吉利”。就在这个以男性为主的行业,张冬梅长期从事软土盾构隧道相关研究,且表现十分亮眼。她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港珠澳大桥同济大学研究团队”核心成员,现任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
“从性别角度出发,在隧道及地下工程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女性的声音往往会被忽略。”张冬梅解释说,在工地上遇到难题时,会出现争论激烈的场景,这时拥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女性要有勇气站出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同样如此。曾经一度,张冬梅觉得很孤独,因为会议交流中只有她这一位女性发言。
“我们不缺专业不缺语言,要敢于争取机会发声!”张冬梅说话铿锵有力。在她看来,不仅要主动参与学术交流大胆发声,还要化被动为主动,去创造国际交流的可能。
如今,国际隧道协会主席严金秀不仅是中国人,而且还是国际隧协首位女主席。“她是我们很好的榜样!只要走出去,只要我们愿意,没有人能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
眼下,在张冬梅心中至关重要的是下一件大事——谋划中国地下空间的深层次发展。“我们要去抢占机会、抢占制高点、抢占国际话语权。”
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法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高波从事的领域则更加“冷门”。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既冷又难”。“有多冷呢,—248℃以下的温区。”
极低温区基准级高精度测温技术是我国的一项“卡脖子”技术。她提出了定压气体折射率基准测温方法,获国际温度咨询委员会官方认可和推荐;基于原创测温方法,突破了极端稳定的多场环境测控瓶颈,建立了国际首套5-24.5 K温区定压气体折射率基准测温系统,热力学温度测量结果优于国际最好水平,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推动了我国低温温度量值溯源体系的建立。
从0到1的过程有多难,个中滋味高波体会深刻。但她并没有多言,而是将目标投向了远方。“我深切地体会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好时代,对于女科技工作者而言,我们既有爱国情怀,又有’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儿,我们要树立强大的民族科研自信,相信自己能把这个事儿干好,可以走得更远。”
与农牧民分享科技“福利”
我们国家是产梨大国,但不是产梨强国。这是吴俊刚接触自己领域时对中国梨在国际“梨界”的认知。那时她就下定决心:“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生产出好看又好吃,且经济效益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梨呢?”
现为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的吴俊,花了近18年时间,将中国梨的“地位”推向了她预定的轨道。
在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的“女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中,作为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育种技术与方法岗位科学家,吴俊总是会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化为最简单的家常知识。
“梨也有‘公’‘母’之分。”“什么样的梨好吃?”“想要润肺止咳,该吃哪种梨呢?”……一个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问题,让高校学子听得津津有味。
对于通俗化科普,呼丽萍、阎萍与吴俊不谋而合。呼丽萍一年当中大半时间用来下乡,深入田间地头,去和农民交朋友。
不久前,呼丽萍到农村合作社做培训,看到农民正襟危坐在教室里时,她立马打破安排,说:“教室里讲不直观,我们到地里去讲!”没承想,农民将她田里传授新技术的小视频传到短视频平台后,收获了6万多的点击量。
“和农民熟络起来,他们信任我后,会告诉我他们的需求在哪里,这样也有利于我们后续的研究。”呼丽萍说。
而阎萍则是在给牧民朋友推介牦牛新品种时,会特别针对当地妇女开展卫生知识科普。比如,要勤洗手,尤其是捡过牛粪后一定要洗手。再比如,尽量不吃生牛肉,并告知他们什么肉好吃价格又不贵。
在科技普及中,阎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示范给牧民朋友们看,用行动来说话。“如果因为我的技术和科普,让牧民朋友过上了更加幸福健康的生活,那么我会很有满足感!”阎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