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家教 PDF版下载

版面: 家教

贯彻落实“双减”意见引领校外教育健康发展


    ■ 丛中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把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提升到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高度。“双减”意见的出台,有助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净化教育生态,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减轻家长负担和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校外教育机构出现彷徨和担忧,对未来校外教育的发展产生忧虑,因此,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双减”意见的精神实质是促进新时代校外教育发展的关键。

    明确校外教育机构的职能和定位

    我国校外教育机构是与学校教育并列的教育机构,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的专业教育场所。我国校外教育机构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的。“十二五”以来,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发展增速,数量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覆盖国家、省、市、区县、乡镇街道的五级校外活动场所网络。各地在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方面形成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校外教育机构的范畴不断扩大,已不仅仅发挥着教育活动场所的作用,更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德、促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外教育不等于校外培训,更不等于学科培训。本次“双减”治理的是校外培训,特别学科培训。这类培训的危害是:

    违反了学生成长规律。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客观规律,不能学科培训机构拔苗助长,填鸭式教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扰乱了教育教学秩序。学科培训往往是超纲超前教学,学生在校外提前学习了,在学校就不认真听讲,给老师教学带来混乱,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给教学组织带来很大困难。

    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和心理焦虑。家长相互效仿,唯恐自己孩子不参加校外学科培训就会落后,大量报班增加了家长资金和精力的“双重”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二孩”“三胎”政策的落地。

    严重破坏了教育的生态环境。由于校外学科培训利润高,致使大量的资本涌入校外培训机构,资本“绑架”了教育,教育的公平性、普惠性遭到践踏。整治校外培训,是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保证。

    发挥校外教育实践育人功能

    摆正校外教育的位置,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实践育人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品德为重点开展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儿童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培养儿童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组织各类特色鲜明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要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和社会的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阔视野,锤炼意志、健全人格。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

    同时,关爱儿童,支持、服务于家庭教育。面向基层、农村普及科学育儿和健康养护知识、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围绕涉及儿童发展和家庭所需的民生实事,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包括关爱留守流动、家庭缺失的儿童,开展亲子阅读指导、儿童早期发展支持、学生课后服务等,也可以开展研学旅行、营地教育、安全教育等实践体验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充分认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特点,突出校外教育注重学生的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校外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德为先,坚决摒弃片面追求学习成绩、加量超前的学科培训。

    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实践育人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和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丰富学生的艺术活动和文化生活,发挥好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等活动场所的作用。

    坚持公益性原则,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校外教育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要紧紧围绕学生、家长的需求提供帮扶解困的教育服务。发展不均衡在校外教育领域表现更突出,城区的校外教育场所建设的好,活动内容丰富,教学水平高,而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校外场所设施老化,活动单一,校外教育要把资金和精力放到缩小城乡差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来,要关注特殊和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把教育服务送到儿童和家长的身边,解决家庭养育中的困惑和难题。

    做好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统筹规划,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拓展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构建学校教育、校外教育良性的互联、互通、互动、互补机制,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校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作者系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 教授)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