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家教 PDF版下载

版面: 家教

好家风助力孩子养成好习惯


    ■ 冯永平

    很多家长一直为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煞费苦心,然而,事实与期望总是有较大差距。有家长诉苦,大多时候,我们对孩子学习严防死守,可偶尔刚离开一会儿,孩子就东张西望、坐不住;也有家长说,我们天天跟孩子讲,学习要认真不能马虎,孩子左耳听右耳冒,一会儿就忘了;还有的家长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好习惯是非得养成不可的。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但是很多人忘了,“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被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位学霸的父亲说:“我每天都要看书、看资料,他妈妈每天也要备课。我们哪有那么多时间管他!孩子从小跟在我们身边,拿着我们的书和笔翻来覆去地玩。后来识字了,我们给他买了很多书,我们看书时,他也拿着书跟在我们身边看。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不停地问。”这个父亲的话令笔者确信,因为他本人勤奋,完成了某重大科研任务,荣获杭州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孩子的妈妈是某大学老师,教学和科研任务也很多。可以说,是好读书、勤学上进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对书、对学习倍感亲切;是爱读书、爱学习的家风不断熏染孩子幼小的心灵。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一颗爱读书爱学习的种子深深地植根在孩子的心底。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父母们心无旁骛地以身示范,浸濡成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孩子一路成长一路优秀就不足为怪了。

    有好家风助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很自然的事。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门风,是一个家庭崇尚的风气,是家庭环境的总称。好家风激发孩子发展潜能,不良家风会使孩子发展受到阻力。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风不是知识分子家庭独有的,更不是父母身份、地位,以及经济条件能决定优劣的,普通家庭,普通父母,依然能为孩子打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令人钦佩的良好家风。

    笔者曾在一家网约菜店看到店主10岁左右的女儿趴在地上为各类菜品贴标签,她的父母在旁边忙不迭选地招待顾客;第二次去这家菜店,看到小女孩趴在桌子上安静地写着作业,她的父母始终在忙着招呼顾客;前几日,笔者又看到小女孩戴着胶皮手套帮妈妈剥榴莲,小手上沾满了榴莲糖汁,桌子上放着刚写完的作业。我从没看到女孩的父母督促孩子认真写作业的场景,孩子是怎样养成既能安静学习,及时完成作业,又懂事地忙里偷闲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呢?十数次的观察发现,是父母勤快朴实的生活态度影响了孩子,是父母踏实认真对待生活的精神无声地鼓舞教育了孩子。父母可能想不到言之凿凿地告诉孩子父母很辛苦,要帮父母做家务,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却每天都在以自己的行为,无声地教育和影响孩子: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很多家长经常教育孩子好好学习认真读书,自己一转身就拿起手机看直播,追热剧;有的父母告诉孩子好好学习,自己一转身就投入到麻将桌上吆五喝六。父母自己不努力不上进,却要求孩子努力上进;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有这样的效仿榜样,想让孩子养成专心读书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何其艰难!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长时间相伴形成的亲密感、信任感,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具权威性,父母的行为方式能最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思维与观念。莫言先生曾说,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觉得有好的家风,确实是对孩子非常有利的。

    让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父母也要勤勉上进,为人表率;让孩子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父母至少也要对知识和文化有亲近感,哪怕您不常看书,至少要忙里偷闲,多听听孩子屋里室外朗朗的读书声,多体味一下孩子写作业时的沙沙声。父母做事认真,孩子就懂得了认真是必须的事;父母孝顺长辈,孩子便懂得了孝的含义,并学会了模仿。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常常是孩子默默看着父母的背影,无须言语就跟父母学会了一切。

    (作者系浙江省妇女干部学校《家庭教育》编辑部副编审)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