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时讯 PDF版下载

版面: 时讯

新时代新疆城乡高质量发展“进行时”

各族群众心手相牵,天山南北处处丰收


    阿勒泰市红墩镇萨亚铁热克村“户儿家”不同民族的村民合唱民族团结歌曲。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很多人了解新疆,是从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新疆民歌开始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克拉玛依之歌》《我们新疆好地方》……即使没有去过新疆的人,关于新疆的电影、名胜古迹、土特产品等,想必也能说出一二。新疆,这片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因为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人人向往的大美之地。

    深秋时节,天山南北瓜果飘香,正是丰收的季节。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沿着天山北麓,近距离感受新疆,所到之处,无不呈现出一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蓬勃新气象。

    优质棉花变身“小保被” 葡萄美酒“种”出来

    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在昌吉呼州图壁县新疆唯美棉品家纺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三四个女孩正在通过手机直播带货。“我们的商标叫‘小保被’,身后就是生产车间,大家可以直接看到我们的生产流程,我们用的原材料全是优质的新疆棉花,能把家乡的好产品卖到全国,很有成就感。”主播刘洋告诉记者。

    公司行政部负责人姚玲介绍,企业依托新疆优质棉花产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倾心打造特色品牌。缝纫车间的女工占到了百分之百。“公司所在的呼图壁县天山工业园非常支持我们企业发展,三年免厂房租金,水电价格都有优惠。”公司负责人周剑华说。

    呼图壁县是全国棉花生产强县,也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县有纺织服装加工企业12家,年产值15.75亿元,税收663万元。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带动就业208人,其中汉族1072人,占比51.5%,少数民族1010人,占比48.5%。园区企业均能享受包括电费、棉花出疆运费和职工培训补贴等相关优惠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要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北纬44°是一条美酒生命线,天山北麓就位于这条黄金线上。昌吉州作为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核心区,历时20多年发展,正崛起一条葡萄长廊产业带,美酒芬芳沿着新丝绸之路飘向海外,唱响“新疆是个好地方,天山北麓好佳酿”的产业之歌。新疆亚中德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刚指着一个个硕大的酒缸说:“昌吉州在全疆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性文件,一系列对标国际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接连落实。我们行内有句话: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葡萄好,酒才好。种葡萄农牧民一亩收入1万元,远高于其他农作物,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我们常年用工在600人左右,酒庄是3A级景区,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

    目前,昌吉州正在申报“天山北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预计到2025年,辐射带动35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发展,年产优质葡萄酒20万吨,精品特色葡萄酒庄达到150家,带动文化推广、餐饮娱乐、旅游等相关产业收入150亿元以上。

    坚持绿色发展 绘就生态蓝图

    走在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八家户村笔直的马路上,干净整洁的街道挂满了红灯笼,一排排徽派农家院落映入眼帘,家家户户的庭院干净整洁,菜园里一派生机勃勃。“我们这儿紧挨着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游客特别多,你看这一溜农家乐,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应有尽有,能满足各地来的游客。”镇党委书记刘国胜指着一户大门上写着“听芦轩”的院落对记者说。

    在路边,一盘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新疆特色小吃烤包子刚刚出炉,农家乐老板麦明江笑着对记者说:“吐尔洪江·亚森师傅是我专门从北京把他请回来的,每天我都车接车送上下班。他在北京做新疆餐饮做了17年,被我每月8000元的工资给挖回来了。他是我们县最早做烤包子的,手艺在我们当地也是最好的。”吐尔洪江·亚森老人热情地招呼着游客。

    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来,八家户村先后实施了一批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拆除危旧房屋13间,建设水冲式卫生厕所146座,种植乡村道路绿化树木6000余棵,安装太阳能路灯80余盏,投资160万元新建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村庄环境大为改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开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护工作,让大美新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玛纳斯县通过人大立法并颁布了首部县域级湿地保护条例——《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切实推动湿地保护与修复进程,使得湿地面积由最初的4万余亩增加至现在的11万亩,湿地覆盖率由之前的59.7%增加至84.16%。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记者看到,成群的鸟不时在天空盘旋嬉戏。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世界候鸟迁徙3号线上,湿地内现有6万亩水面、6万亩水草地、3万亩芦苇荡、2万余亩次生红柳灌木林和胡杨林,形成了湿地植物与沙漠植物的交错带,为鸟类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

    解了群众“急难愁盼” 现在的日子“美滴很”

    老旧小区改造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石河子市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号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就是要瞄准老百姓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石河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朱红涛介绍,一年来,全市投资13.67亿元,启动8个整体改造、28个专项提升改造小区,惠及约18.8万居民,打造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

    站在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就能远远地瞭见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魔鬼城。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尔禾区委书记薛宏舜告诉记者:“我们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以党建为引领的乡村振兴项目西部乌镇的带动下,202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3.3万元。西部乌镇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和自治区党委旅游兴疆战略的成果,是在确保农民身份不变、宅基地资格权不变、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变的前提下,在尊重农民意愿和充分维护发展农民权益的前提下,盘活利用农户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产业振兴龙头项目。西部乌镇项目总投资20.9亿元,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仅民宿床位就8000张,可同时为一万名游客提供旅游综合服务。”

    如今,乌镇农村居民全部搬进了新时代“城镇一体化”智慧社区——凤翔小区,村民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搬来小区快一年时间的吐尔通古丽告诉记者:“你看我们这6层楼,政府还给安了电梯,生活比在牧区方便多了。过去的老宅院子乱七八糟,没人打理,现在政府统一规划,产权还是我的,每年给我们租金,我还在小区物业打工,一个月挣5000多元,如今的日子真是美滴很!”

    在阿勒泰市红墩镇萨亚铁热克村“户儿家”文化大院,记者见到了67岁的“掌门人”李红秀。她告诉记者,“户儿家”始于1861年,已有百年历史,是指当时从甘肃、陕西、山西一带,迁徙至红墩镇一带的40多户汉族农民。李红秀指着一件件珍藏的老物件回忆到:“从小我爷爷就告诉我,刚来的时候,家里的衣服、鞋子、被子、粮食、奶牛等,都是左邻右舍和队上的书记给的,我们和当地的哈萨克族、蒙古族朋友同吃住共劳作,相互学语言,时间长了就跟一家人一样。现在我们‘户儿家’的汉族几乎都会说一口地道的哈萨克语。”一百年来,“户儿家”从最早的40户,发展到现在3000多人。李红秀的妹妹李红芳是位退休教师,她说:“我爷爷收养了三个哈萨克族干儿子,他经常教育我们,有好吃的要和大家分享,大家吃了人人香,一人吃了起口疮。如今‘户儿家’家族成员由三四个民族构成的情况很常见。”

    在新疆采访的几天时间里,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一年来,新疆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穿到各项工作中,砥砺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一幅新时代新疆的崭新画卷在天山南北徐徐铺开。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