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婚恋 PDF版下载

版面: 婚恋

一边是不懂得退出的父母,一边是不知道拒绝的子女。原本两个人的婚姻,变成了一场多人角逐

不做“妈宝男”的育婴袋


    ■ 张萌

    今天我们来聊聊“妈宝男”对婚姻的影响。

    被无边界入侵的生活

    新婚燕尔,陈静计划和丈夫去香港旅行,婆婆说自己也没去过,想一同前往。其实在婚房装修时,就因婆婆过多指手画脚与陈静生了些罅隙。这次陈静内心虽有颇多担心,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带着婆婆一起飞香港。

    丈夫是个凡事不操心的人,出发前,陈静做好了吃、住、行、游、购的详细攻略,到了香港,婆婆却对陈静的安排各种抱怨和指责,嫌订的酒店贵、买的东西多……而丈夫总是站在婆婆一边,把陈静放在对立面。香港之行让陈静看清丈夫是个典型“妈宝男”,她提前结束旅行,回来就提出离婚。

    身边的好友觉得陈静不够冷静,但面对无法独立的妈宝,无孔不入的婆婆,除了离婚,似乎没有更好的建议。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80后“独一代”的离婚率日趋上升。而这其中,70%是因为双方父母不合理干涉导致。一边是不懂得退出的父母,一边是不知道拒绝的子女。原本两个人的婚姻,变成了一场多人角逐。

    那些喜欢干涉子女的父母,通常都伴随着情感缺失。他们难以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足够的情感养分,就转向控制子女。即使子女步入婚姻,他们也不放手。最终,父母以爱的名义介入,子女用孝的包装顺从,确保了彼此间的密切联结,却为新生家庭埋下重重隐患。

    走不动的婚姻背后

    “几年的婚姻生活,虽没有出轨和家暴,但因为老公是‘妈宝男’,让我觉得精疲力竭。”奕梅说。

    不久前二宝发烧了,幼儿园老师让赶紧去接孩子。因为疫情原因,奕梅很担心出什么意外。但她单位离幼儿园比较远,奕梅就给老公打电话,让他接孩子先去医院,她直接去医院。老公却说:“我现在正忙,单位请假很麻烦。再说,孩子我也照顾不来,你接吧。” 奕梅顾不得跟他争辩,赶紧接孩子去医院,挂号、检查、取药,又带着二宝去接上一年级的大宝。当她抱着二宝,牵着大宝,买了菜到家时,发现老公已经到家,鞋子横在门口,人躺在沙发上看直播。那一刻,奕梅心很凉,“孩子生病他能冷眼旁观,我生病他不管不问,家务琐事他能躲则躲,这个婚姻我到底图什么?”

    事实上,像奕梅老公一样的“妈宝男”,在现实生活中,理所当然地成为既得利益者,他们自己活得很爽。婚姻最大的痛,是两个人无法共同成长,彼此成就。如果一方一直被迫付出,那么婚姻一定会失衡。奕梅就陷入了这样一个困局。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对于“妈宝男”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分析,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有如此多的,无论心智还是行为都无法与年龄匹配的“大男孩”。

    武志红说,“妈宝男”的形成是因为两个很不美好的原因:第一,在婴幼儿时严重缺少母爱,而对母爱的渴求是他们最重要的渴求,所以“妈宝男”会一直执着于母爱;第二,大一些后发现,可以通过对妈妈言听计从,得到妈妈的关注,于是形成对妈妈极度的顺从,但这样做的同时,势必压抑了对母亲的不满和攻击性。

    鉴别“妈宝男”

    “妈宝男”一般出现在家庭关系错位的家庭中,当一个家庭中丈夫的角色严重缺位,母亲对儿子的占有欲控制欲就可能变得非常强,这种错位一方面让儿子感觉“我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他还承担了母亲对父亲的感情需要,内心不堪重负,心理学上称之为“被吞没”创伤。

    正常的家庭发展,亲子界限应该是清晰的,让孩子在青春期时就能很好地完成与父母的情感分离,逐渐独立于父母。孩子长大组建新的家庭系统,有自己的界限与原生家庭分离出来。如果亲子间界限模糊、缠结,家庭成员之间变得更依赖,父母不仅阻碍孩子的独立、发展,干涉他们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进而给新生家庭带来以下问题。

    1.生活上与妻共生

    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管孩子不干家务,婚前与妈共生,婚后与妻共生,认为妻子就应该为他服务。

    2.推卸责任

    偏执地认为所有问题都是配偶的责任,家里乱是因为妻子懒,沟通难怪妻子脾气差,孩子病怪妻子不会照顾,孩子淘怪妻子没管教好。

    3.精神上与妈共生

    张口闭口“我妈说”,处理婆媳矛盾时,不站有理方,只站妈这边,偏执地认为“我妈说你,你就得听着”“我妈年纪大,你不能和她计较”,谁都无法拆散他们母子间的共生关系。

    另外,没有很好地完成与原生家庭切割的“妈宝男”,在精神上没有断奶。他们通常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过度爱自己,不为他人着想,自私自我,逃避责任,想让未来的伴侣既当老婆又当妈。如果在恋爱交往中发现对方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建议及时止损。

    情感麻木:以自我为中心,不了解自己的感情,也不在乎别人的感受。

    逃避责任:只要我不想,这件事就过去了。不知道或不在乎成了他们应对责任的挡箭牌。

    习惯依赖:遇到问题时,只会用不成熟和逃避伤害伴侣,限制女性独立强大,又在思想和行为上习惯依赖伴侣。

    用“奖惩沟通”替代“无偿牺牲”

    女性步入婚姻,需要的是一个成熟、合格的伴侣,而不是“只会变老,不会长大的男人”。改变“妈宝男”要学会合理拒绝,虽然有些困难,但解决这个死循环的不二法门就是态度坚决且合理地说“不”。

    英国心理学&MBA硕士、CIPC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戴梦令建议,用“奖惩沟通”替代“无偿牺牲退让”。如果你希望一个男人能够承担责任,那就先要告诉他不担责任的后果。比如他犯错时,不要用诸如“我相信你知道错了”“你肯定不是故意的”等话来安慰他,将他的错误合理化。你可以用以下平等的方式沟通:

    1.让他知道犯错了,后果一一列举出来。如果他不开口,可以用选项列举,对号入座;如果他一直反驳,并试图强调他的错误因你而起,或者通过示弱博得同情,你就中止谈话,让他独自思考;如果他因为你不牺牲感到愤怒,你就说:“错误是因你而起,我有着和你一样的痛苦,这需要我们两个成年人各自担负消化各自痛苦的责任。”

    2.给他充分的冷静时间,不要试图刺激或迫使他道歉。如果他有进步,就不要提他以前的错误,而是鼓励他做出尝试。

    3.孩子气对应的就是极端大男子主义,不要刺激他,平静地管理你的情绪,说出你的建议,温柔而有力量地维护你的权利。

    4.安排他分担一些家务和家庭责任,把责任一点点分出去,让他逐步获得成就感,他才有可能成为“一家之主。”

    在婚姻中,我们可以包容男人偶尔的脆弱,但绝不做不负责任“妈宝男”的育婴袋。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