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家闻 PDF版下载

版面: 家闻

5A级婚姻登记处成婚俗改革新高地


    全国最美家庭代表为新人们颁证。

    南京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通过充满仪式感的颁证仪式、专享一条龙婚姻服务、延伸婚姻家庭教育指导成为新人们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恐怕在南京城很难找到一家婚姻登记处能有如此气派的门牌了,而作为南京寸土寸金的建邺区舍得拿出如此的排面给新人们,不得不说得益于2021年4月该区获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以此为契机,建邺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打造以创新服务载体、提升服务品质为特色的婚俗改革新高地,绘就了一幅幅守护百姓家庭幸福安宁的生动画卷。

    品质化服务阵地,提升婚姻服务温馨度和仪式感

    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实地探访了这家5A级婚姻登记处,婚姻登记处负责人栾雅晴介绍:“这栋大楼总共4层,2019年,建邺区委区政府投入近1000万元建设,精心打造了包含一馆、两厅、七室的婚姻登记处,成为集婚姻登记、婚姻家庭辅导、颁证服务、婚姻文化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省面积最大、服务内容最全的婚姻登记处。截至目前,已在婚姻登记处精心打造的中式和西式两个颁证大厅,为结婚登记新人免费主持颁证仪式800余场次,成为新人们喜爱的网红打卡点。”

    “哇……这么高大上,满满仪式感的颁证服务居然是免费的。”这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新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发出的惊叹。海蓝色系、水晶、花卉、羽毛等元素打造的西式颁证厅和大红色系、条桌、红木凳、红烛台等元素打造的中式颁证厅各有特色,感官上绝不输于动辄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布置的婚礼现场,这样高品质的服务常常让新人们难以抉择,“我们这里是提前预约制,每对新人只能享受一次西式或中式颁证厅的服务,颁证时可以邀请亲友们到现场观礼,我们尝试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深入构建简约适度的婚姻礼俗礼仪,引导人们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浸润全新的婚姻文化,让简约的婚俗礼仪成为新潮流。”栾雅晴说。

    记者了解到,在婚姻登记处建成、硬件品质得到提升后,围绕提升服务品质,建邺区民政局与莫愁湖公园、绿博园共建文明婚庆户外基地,将区域内的优质旅游资源,转化拓展为服务于个性化和特色化婚庆活动,同时区婚姻登记处开发颁证微信预约系统,在江苏省内首家将婚姻登记自助一体机引入区婚姻登记大厅,开通自助填表、自助查档、打印等功能,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依托全新的婚姻阵地和载体,建邺区着力推进婚俗改革融入社区治理,以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为契机,将婚姻家庭辅导和婚姻文化建设下沉到社区,建立了水西门社区家风家训展示馆;结合涉外婚姻登记,搭建中外婚姻文化交流平台,开展多场“爱你要久——爱的表达”中外婚姻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中外婚姻文化交流互动、包容互鉴。

    品牌化服务项目,增强广大群众幸福度和获得感

    定期组织婚姻课堂、户外家庭亲子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沙盘辅导……在这里,有国家心理咨询师、有婚姻家庭咨询师,也有家庭教育指导师。为了让步入婚姻的新人、婚姻遇挫的夫妻、教子无方的家庭能获得更多指导和帮助,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为各类人群安排了相应的品牌化服务项目,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度和获得感。

    记者来婚姻登记处采访时恰好遇上了一位主动来申请做项目志愿者的女性,她叫王媛,是一名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我是听家人介绍,建邺这边的婚姻登记处非常不错,还为家庭提供配套的心理咨询服务,我自己受益于婚姻家庭指导师的指导,帮我跨越了婚姻家庭经营中的沟沟坎坎,我在其中获得了成长,也考取了婚姻家庭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多个证书,想略尽绵薄之力,帮助还在困顿中的家庭。”王媛言辞恳切,也受到了驻在建邺区婚姻登记处的南京缘之园婚姻家庭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吴俊的热烈欢迎。

    吴俊告诉记者:“我们从去年10月份进驻这里开始,平均每个月开设两场以上的婚姻课堂,包括亲密关系的探索、文明嫁娶新潮流、婚姻中的情绪处理、婚姻中的亲子关系等课程,同时,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前辅导和离婚调解服务,组织开展青年交友联谊活动,以及非语言类的沙盘测评。”

    特别是沙盘测评很受年轻人的欢迎,“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女心理师》让很多年轻情侣步入婚姻时都乐于接受这样的测评,我也给来这里的新人做过不少沙盘辅导。”吴俊说:“曾经就有一对小夫妻,刚领完证,来做沙盘测评时就发现了两人的性格问题,都是各顾各,幸好,在我们的引导下,小伙子主动拿起了一座桥搭在了沙盘中间,我们才舒了一口气,顺势引导他们,婚姻当中,双方都要学会主动沟通,搭建桥梁,这样的家庭关系才能稳固长久。”

    栾雅晴介绍,婚姻登记处聘请了像吴俊一样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师和律师等30余名,今年以来,共开设“婚姻中的依恋关系”“如何用爱构建和谐的幸福家庭”等系列主题婚姻课堂近20多场次。同时,把婚姻服务纳入公益创投项目,引进专业社会组织承接婚前辅导、离婚调解、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推动全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和婚俗改革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化,其中区公益创投购买婚俗改革服务项目3个,投入资金70余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婚姻登记处还建立了特邀颁证员制度。定期邀请建邺区全国道德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到婚姻登记处为新人集体颁证,强化结婚登记的“仪式感”。2021年5月20日,登记处邀请区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五好家庭”,为新人集体颁证,与新人分享互敬互爱的家庭故事,言传身教中为新人传递幸福正能量。

    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建邺区婚姻登记处及时将线下婚姻辅导活动延伸到了线上,组织15名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开展“婚姻课堂线上读书会”活动,由专业的老师带领新人每天进行群内分享;针对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易产生的夫妻矛盾,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NGH认证催眠师等专业人士,编印了系列辅导课程,帮助南京市民做好疫情期间的情绪管理。

    打造“红色芯片”,深植厚培文明新风

    目前,建邺区把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列为全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重要内容,注重打造婚俗改革的“红色芯片”,深植厚培文明新风和文化魅力。

    记者注意到,在婚姻登记处一楼的婚姻文化展示馆内,通过对古今中外婚姻文化追本溯源,以婚姻文化中的“红色基因”为核心密码,展示从儒家伦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婚姻文化、婚姻登记管理制度、婚姻习俗变迁等内容,着力弘扬“久久为功久久红,同心共筑幸福梦”的红色婚姻理念。

    2021年5月20日,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依托婚姻服务基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分别举办由100人参加的婚俗改革宣传活动暨5·20单身交友活动和50人参加的“情满建邺”公益单身交友活动,在为单身男女提供恋爱交友机会的同时,积极宣传婚俗改革政策要求,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参加活动的所有人都积极主动在文明婚俗新风倡议书上签名并郑重承诺,做到婚事简办新办,厉行节约、杜绝天价彩礼、豪华婚宴。”栾雅晴告诉记者。

    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还联合妇联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与街道社区合作,开展“走进新时代——民法典宣传”系列讲座4场,通过邀请专业律师进社区重点讲解《民法典》家庭篇,加深大家对法条内容的了解,提升居民学法用法和开展文明家庭建设的能力。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和身边榜样为案例,主题贴近民生、体现民情,发挥了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

    建邺区妇联与区婚姻登记处共同打造了“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并设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室,为妇女儿童提供利益最大化保护;与区法院设立了家事诉前调解室,为家庭纠纷提起离婚诉讼的双方提供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促进社会和美和谐。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