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新阅读 PDF版下载

版面: 新阅读

“80后”文学青年的新世纪成长

——读梁晓声最新长篇小说《中文桃李》


    在不少新时期作家纷纷借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观念,进行暴力、苦难、死亡、欲望、人性恶等的残酷叙事时,梁晓声依然坚持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书写。其最新长篇小说《中文桃李》,以两位“80后”文学青年情感上的相爱相杀与职场上的苦乐参半,再现了一代人的成长,并鲜明体现了近20年来中国社会各种或隐或显的变化。

    ■ 孙桂荣

    梁晓声是以青春、理想、激情步入文坛的,他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总让人想起那段天南海北、荡气回肠的知青岁月。与共和国同龄的他如今已到了古稀之年,但青春、理想、激情的“三元素”依然是他作品中最有光彩的部分。2022年3月,梁晓声捧出了最新长篇小说《中文桃李》(作家出版社版),以两位“80后”文学青年情感上的相爱相杀与职场上的苦乐参半,再现了一代人的成长,并由此烛照了正在发生剧烈变动的新世纪中国。

    “80后”心路历程:新世纪与新青年

    小说是从某省属重点大学中文系2000级新生李晓东和徐冉在火车上的偶遇开始的,千禧年开端的时间设置,有着描绘新世纪、新青年的文化隐喻。从男主人公李晓东视角出发,小说采取了具有自我剖白意味的第一人称叙述样式,写到“我”刚刚考入大学时,正值世纪之交的时代更迭之际,千禧年所带来的种种美好期盼被这一代年轻人赶上。彼时的“80后”俨然时代骄子,信心满满地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希望和期待。然而,理想虽然丰满,现实却十分骨感,憧憬没有实现,困难与焦虑却如期而至。

    小说中的“我”原本打算本科毕业之后在当地就业,做个中学老师安家度日,不想徐冉的出现完全打乱了“我”的计划。为了陪徐冉读研深造,“我”决定毕业后在省城租房子、找工作。但省城的就业情况十分糟糕,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实在太难,生活中的处处碰壁让“我”焦头烂额,命运展现出了它无奈、无情、无常的一面。不止“我”处境艰难,徐冉硕士毕业后在求职路上也是困难重重,似乎当初考大学、读研成了多余之举。毕业即失业,摆在“80后”文学青年面前的现实困扰让小说氤氲着一种失落、痛苦、迷茫的气息。

    为了帮助主人公摆脱失业困境,小说给了他们去北京拼搏的机会。然而,“北漂”生活依然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北京的高房价和高物价让这对年轻人不得不做出新的选择,最后两人决定结束“北漂”生涯回到小城。这种回归,是青春的激情消退之后的绚烂归于平淡,不是败逃而是主动的回撤,是经过一系列挫折和磨炼之后心智的成熟。与充满诱惑、喧闹繁华的大都市相比,小城市的安逸和宁静未尝不美。通过主人公的选择,小说传达了回归自我、心安既是吾乡的潜台词。内心的平静与坚守,是这一代人经历生活的磨砺后真正长大成人的标志,也是小说最让人掩卷深思的东西。

    青春叙事:一言一行总关情

    “情”的浓墨重彩铺排是这部小说的一个突出之处。梁晓声向来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作家,他的文字始终充溢着丰沛的感情和向上的力量。《中文桃李》打动读者的依然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描写。小说中既有师生情的动人叙述,也有同学情、朋友情的着力铺陈,还有父子情的刻意渲染,更有男女之情的敏感微妙表达。

    可以说,这是一部“情”字当头的青春叙事之作。男女主人公之间不离不弃、忠贞不渝的爱情尤其令人动容。两个人跨越门第界限,即便是在患难中仍然相互支持、理解、陪伴,再次证明了爱情的美好及其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我”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孝子,当得知父亲身患重病时,立刻决定放弃在北京已有起色的事业,回到父亲身旁,陪伴亲人。作为一个有情有义的男子汉,“我”用自己的行动很好地说明了什么才叫作“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不少新时期作家纷纷借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观念,进行暴力、苦难、死亡、欲望、人性恶等的残酷叙事时,梁晓声依然坚持浩然正气的现实主义、理想主义书写。以浓浓的人间真情对抗社会日益虚浮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倾向,这是他文学作品的优势,也是特色。前不久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世间》(由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小说获茅盾文学奖)是这样,《中文桃李》也是这样,高扬理想主义的写实风格,力图用爱情、亲情、友情来填充日益贫乏的精神世界,弥补社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灵空虚与价值迷茫。小说取名《中文桃李》是寓意深广的,就是希望李晓东、徐冉这些毕业于中文系的大学生能够坚守人文主义的流风余韵,并将这种人文精神推广到整个社会。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正是作者希望达到的写作目的之一。

    新世纪中国的文学镜像

    以“80后”文学青年反映时代也是《中文桃李》的一大特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展现生活、投射社会的文学利器,小说以男女主人公经历鲜明体现了近20年来中国社会各种或隐或显的变化。首先是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冲突与分裂,并由此造成的整个社会重科技、轻人文的不良倾向。小说中有两处细节值得关注,一是中文系班级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调,学中文的男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原因是男生大多选择理工科,因为理工科好就业、收入也高一些。二是中文系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要求,即使是读了研究生也依然改变不了就业难的窘境。

    人文精神的失落在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李晓东等人创办校园文学刊物《文理》引发围观,说明新世纪初人文情怀在中文系还是有一定氛围的。但逐渐地,世俗社会的“成功法则”也严重影响到了本是一方净土的校园,“到有财富的地方去”成了大学生的口头禅。小说通过男女主人公与同学王文琪大学毕业后不同的人生道路鲜明体现出了这一点。

    人有病,天知否,小说书写的是时代病相。借女主人之口,小说写道:“我们要做独立自强的人”“人生努力方向是自己的事”。显然,作者张扬的是独立自强的个人声音与不为外界打乱人生节奏的生活态度。小说最后,李晓东和徐冉离开北京回到小城,拒绝随波逐流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作者也借此为在生活中沉浮挣扎的青年人抹上了一层奋斗的亮色。

    梁晓声曾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教过“80后”、孩子也是“80后”、悉心观察过“80后”,所以才能以古稀之年如此准确与细腻地把握了“80后”文学青年的真实心态。人生在世,活的是境界、是情怀,通过这部作品,梁晓声也活出了自己最美的情怀。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