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版面: 乡村振兴

激活农村妇女闲置劳动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良渚家宴·厨娘工坊”“烹出”增收共富新模式


    “厨娘工坊”外景。姚改改/摄

    石桥村厨娘沈连芳厨艺精湛、待客热情,菜品丰富美味,客人如潮。良渚街道供图

    榻饼

    粢毛肉圆、糯米蛋……各式良渚地方美食纷纷登上家宴的餐桌,走进客人的胃与心,让人们在极致的朴素中,体会浓浓的乡愁。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玉米排骨山药煲、红烧萝卜块、咸肉蒸河蟹、粢毛肉圆……11月的每个周六一大早,梅国英就忙碌了起来:在自家田头摘青菜、掰玉米、拔萝卜;赶往集市挑河蟹、选鲜肉……

    等食材采购齐全,她来到自家宽敞的厨房,围上围裙,烧起丰盛的中饭。“中午,家里要接待一桌客人。昨天,客人发来了餐食标准和要求,预订了10个人一桌的家宴餐饭。”梅国英笑着说。

    梅国英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新港村人。一个多月前,她还赋闲在家,不知干些什么。而现在,街道推出“良渚家宴·厨娘工坊”项目,接受培训后,本就爱烧菜的她,将家里厨房收拾一新,成为一名厨娘。自此,梅国英和其他七十多位厨娘一起,共同踏上把爱好变成事业、把舌尖技艺变成金山银山的共富之路。

    2019年,良渚遗址申遗成功。作为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区块的良渚北部,多年以来因“良渚遗址保护、农田保护、生态保护”的“三保”政策,造就了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和珍贵遗址景点。

    保护的同时,为了让“三保”区村民在“付出”时,也能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历经前期调研、精心谋划,今年9月底,良渚街道妇联和北片八村联合开启“良渚家宴·厨娘工坊”项目,以不同于农家乐,又有别于其他共享厨房的模式,激活农村闲置妇女劳动力,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增收。

    打通堵点难点痛点 铺就共富之路

    “厨娘工坊”的发起念头,还要从良渚街道的村社联动说起。

    “我们通过村社联动,排摸出城乡供需关系,发现妇联、妇女大有可为。”良渚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妇联主席应如萍介绍,良渚街道南片区经济发达,居民需要休闲娱乐之地,最好是既能招待客人,又有家的感觉;北片区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而餐饮配套并不完善。“妈妈的味道”在此刻派上大用场。

    想法萌芽之初,街道妇联曾听取过大家的意见。有人支持,也有人犹豫。“是不是就是办农家乐啊?还要办执照什么的,太麻烦了。”“如果我们参加了,万一没有客源怎么办?”“经营出了问题怎么办?”……热切想找到致富突破口的姐妹们,直言各自的担忧。

    如何破题?良渚街道另辟蹊径:街道依托杭州良渚未来乡村发展有限公司统一发展农文旅产业,实现组团“出圈”。该公司由余杭区文旅集团和良渚街道北片8村共同出资,负责8村旅游资源的整体运营。

    这样一来,“厨娘工坊”作为公司散落在村庄里的一个个“小细胞”,妇女们便可轻装上阵,亦无后顾之忧。

    “公司负责运营,村里负责村庄打造,妇联把好厨房卫生关、厨娘技能关以及宣传、组织、协调工作。”良渚街道专职妇联副主席邱炳芳说道。

    切口找对,运作理顺,三方合力,项目甫一推出,就迎来了“小火”。新港村党群服务中心、石桥文化礼堂等共富服务阵地密集开展厨娘“菜单式”技能培训。新港村作为项目试点村,制定了新港家宴管理办法十二条,通过村委会宣传动员、村民预报名、现场走访、评选确定、家宴挂牌、厨娘培训等环节,确认新港家宴农户12家。

    梅国英家就是其中一家。“才一个月时间,我们家就招待了15桌客人。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她笑笑说。

    目前,“厨娘工坊”项目已陆续在北片村开展。单新港村一村,就已接待近百桌家宴。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凭借一双烧菜巧手,敲开了致富大门。

    融入地方美食 家宴有味又有情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石桥村罗卯琴家的“厨娘工坊”时,卯琴嫂正忙着制作良渚独有的一道美味——榻饼。打开锅盖,只见一个个巴掌大的榻饼有紫色的,有绿色的,有黄色的,一圈圈摆开,似一朵盛开的花朵,煞是好看。吃上一口,糯中带着点嚼劲,透着微微的甜和清香,十分美味。

    “我正在研究如何把榻饼改良下,做得大小适中,让它成为我们家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良渚地方美食。”卯琴嫂说。

    在外开饭店多年,后又因照顾孙辈而关店回村的卯琴嫂脑筋灵活,在街道妇联的指点下,更是计划把榻饼做成游客的伴手礼,让其成为“君再来”的利器。

    卯琴的榻饼还在进一步改进中,纤石村的巧娘周能佳已经把良渚美食七味咸茶打造成系列产品。

    在港南党群服务驿站的“良渚良助”商品展示区,周能佳的七味咸茶赫然在列。原本的七味咸茶由烘青豆、胡萝卜干、野笋干、白芝麻等七味食材混合制成。考虑到客人可能对其中某样食材不感冒,周能佳除了有原装七味咸茶,还把七味食材单独装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

    榻饼、方糕、粢毛肉圆、糯米蛋……在“稻文化”发源地良渚,地方美食样式众多。今后,它们将纷纷登上家宴的餐桌,走进客人的胃与心,让人们在极致的朴素中,体会浓浓的乡愁。

    未雨绸缪 引导项目规范化发展

    11月中旬,良渚街道妇联开始忙着筹备成立“厨娘工坊”协会。有了协会,可以避免“厨娘工坊”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协会成立后,将承担起引导和监督会员加强自律、抓好品牌宣传等职责,“把现有的76位厨娘拧成一股绳,一起朝着同富的目标迈进”。

    除了成立协会,街道妇联还召集北片8村的妇联主席共同商讨“厨娘工坊”的星级评定和完善线上预约小程序等事项。

    “谋远健行。抓住发展机会,为妇女群众实实在在做些事。让农村妇女能赶上物质富裕的班车,社区妇女能找到精神富裕的心灵之所,城乡统筹发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应如萍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