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权益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法律讲堂

版面: 权益周刊

一旦有人突发意外不幸身故,其近亲属在悲痛之余,还面临着遗产继承和分配问题。而查询、梳理、汇总、支取存款则是很多继承人不得不面临的一大难题

如何便捷支取已故亲属存款


    ■ 史奉楚

    近日,哈尔滨市阿城区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

    2022年12月,孙某意外去世,孙某生前无配偶也无子女,其父也于2021年去世,其唯一法定继承人为79岁的母亲赵某。赵某没任何收入,希望能用儿子留下的40多万元存款继续生活,但银行因无法辨别赵某是否系孙某唯一法定继承人,拒绝了赵某的取款请求。赵某多次索要存款未果,故将银行诉至法院。法院通过调查查明:赵某与孙某系母子关系,孙某生前无配偶无子女,其父也先于孙某去世,赵某为孙某的唯一法定继承人。遂判决银行将孙某的定期存款41万元及利息支付给赵某。

    现今,大多数人都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存款业务,而且会在多个银行办理此类业务。一旦有人突发意外不幸身故,其近亲属在悲痛之余,还面临着遗产继承和分配问题。而查询、梳理、汇总、支取存款则是很多继承人不得不面临的一大难题。

    由于人口流动加大和一些人更换工作频繁等因素,一些人可能会在多个银行存款。加之人们隐私意识和边界意识增强,他们未必会将个人存款状况完全如实地告知亲属。那么,一旦这些人突然身故,在世时又未全面告知亲属存款状况,就会给继承人带来查询、支取存款的麻烦。

    而在这些事件中,银行本身并无过错。因为银行确实不知道某人身故后有几个继承人,其财产是否通过遗嘱或遗赠方式进行了处分。即便有遗嘱或遗赠手续,银行也无法判断真伪。

    实践中,通常是凭借能证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关系以及遗产分配方案的公证文书支取存款,如果因为亲属之间存在纠纷等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则应通过诉讼方式支取存款。而无论是诉讼还是公证,其前提条件是人们能清楚地了解已故亲属的存款。否则便无法充分有效地继承和分配遗产,导致一些人的遗产长时间无法得以分配和继承,甚至成为“无主财产”。亡故者亲属则无法充分有效地享有和分配原本应归其继承的遗产,其财产权被“间接侵害”。

    在信息共享已经相当充分的今天,查询并支取亡故亲属存款不该再成为难题。如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通过人民法院的执行系统可以实现“总对总”查询被执行人在多个银行和支付宝等平台的存款以及房产、车辆、股票、基金等财产。完全可以借鉴上述经验,授权司法行政、公安、民政、卫健等掌握人们亲属关系的部门通过相关系统快捷地查询已故人员的亲属关系并出具证明。

    同时通过亡故者身份证件在相关系统“一键”查询其财产状况并向亲属提供证明材料,然后由亡故者亲属凭借相关证明材料支取存款。并应给予银行一定的豁免,即如果发生存款被支取后,有亲属出现要求重新分配遗产的情况时,除非银行存在极度不负责任的情形,否则不应让银行担责,而应由亲属间自行解决或通过诉讼解决。可以说,便捷查询、便捷支取亡故亲属存款在信息共享已经非常充分的当下并非难事,其理当成为简政便民、畅通为民服务渠道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

    (作者系河南省南召县人民法院法官)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