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基层中国 PDF版下载

版面: 基层中国

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

从“1”到“15”,山村有了“医保快递”服务团


    “医保快递”服务团在为居民送药。 屈泽清/摄

    ■ 邵伟 屈泽清 刘湘珍

    6月28日一大早,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金杜村,张正辉身着“医保快递”外套,手提“医保快递”箱,驾驶标有“医保快递”标志蓝色电动三轮车行驶在山村田野间,为村民送去药品和“医保服务”。

    去年5月,武陵源区在全国首创推出“医保快递”服务新模式,在最为偏远的黄河村率先试点。黄河村最远的村民小组距离街道集镇中心车程半个小时,也是武陵源区的人口大村,全村2047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442人,慢性病患者180余人。

    当过代课教师,搞过企业管理,经营过小商铺……村支委成员彭涛成为黄河村首位“医保快递员”,也是全国首位“医保快递员”。

    彭涛嘴巴甜、热心肠、肯干事,把这份新工作干得风生水起。村里的老人们都特别喜欢他,亲切地称他为“涛小二”。

    “以前去区里的定点医院买药,包车往返要上百元,我舍不得,就干脆慢慢走着去。”85岁的村民陈定元说,他患有高血压和关节炎,以前外出买药非常麻烦。但现在,彭涛会按医生开出的药方前往指定地点代购药品,并为他送药上门。

    “医保快递”在黄河村试点运行以来,彭涛为100余人次代办及经办医保业务事项,落实医疗政策待遇7.74万元。

    条件成熟,“医保快递”在全区推广。当年8月,“医保快递”覆盖全区15个行政村。“医保快递员”扩展到15人,成了“服务团”。索溪峪街道田富村的曹文艳、金杜村的张正辉则是第二批“医保快递员”中的佼佼者。

    “村干部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村正在创建‘村小二’党建品牌,这个‘医小二’由我来当最合适。”曹文艳是田富村的妇联主席,“医保快递”服务延伸到村里,她主动提出要当“医保快递员”。

    张正辉是金杜村支委,她在“医保服务手记”中写道:当群众一个劲儿地给我道谢的时候,我很有成就感、获得感,觉得“医保快递”让我与群众的距离更近,群众更依赖我,更相信我。

    曹文艳、张正辉同所有“医保快递员”一样,热爱她们的这份新工作,她们为参保对象提供送、收、购、办服务:“送”即送政策、送药、送诊下乡;“收”即上门收集业务资料,建好一人一事一档;“购”即为高龄、行动不便、交通不便等人群代购药品;“办”即医保业务“一次办”“一网办”“上门办”。

    实施以来,“医保快递”为全区参保群众送去价值2.9万元的药品,经办代办业务2635人次,落实医疗保障待遇260万元,惠及群众2.3万余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41%。

    “医保快递”的推行,让一批年纪轻、学历高、熟村情、肯干事的村“两委”成员或医保专干活跃在乡村,弥补了乡村医疗服务短板。

    “医保快递”将医保服务由窗口办灵活调整为全程办,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便捷医保服务和政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同时,健全了三级经办体系,参保对象向区医疗保障服务中心政策咨询电话同比下降30%,村级医保服务站业务量同比增加108%。

    目前,“医保快递”相关经验已在国家医保局主办的《医保工作动态》作经验交流,在湖南省医保经办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在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官网、“湘医保”微信公众号上转载,并被评为2022年“湘医保”十大新闻。

    近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发文,将加强对“医保快递”创新模式的研究和指导,推动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形成典型经验并积极宣传推广。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