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

在对接、服务京津中展现“她力量”

——河北承德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承德市妇联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创建,鼓励妇女姐妹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助推文旅康养产业与京津协同发展

    ●承德市妇联加强与京津家政服务机构的交流合作,当好“热河嫂”与京津冀家政企业对接的“红娘”,既满足京津“一老一小”家庭需要,也促进承德的农村妇女就业创业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邻京津,北倚辽蒙,有着“一市连五省(市)”的特殊区位优势,是环京津的重要城市。

    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承德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河北省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在对接京津、融入京津中加快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篇章中做出承德贡献。而其中,女性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6月初,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承德调研采访,深入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给广大妇女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发展改变,以及承德市妇联组织引领广大妇女群众积极融入、深度参与到对接京津、服务京津冀“这盘棋”中,助推承德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打造最舒适的“后花园”,迎接四方来客

    “五一”一到,兴隆县大水泉乡迷子庙村刘士杰的民宿就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一到周末,来自北京、天津、唐山的客人最多,有家庭游,有单位团建;有老顾客,也有新朋友。”刘士杰热情地迎来送往。

    “90后”的刘士杰从学校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我们这里生态好,自然风光美,有两个景区,我想做民宿应该可行。”刘士杰把自家的宅基地加上流转邻居的两亩地,自己设计装修,27间房能容纳56人的方圆居1号民宿落成。2019年开门营业,一个月就爆满。2020年,尽管有疫情影响,流水也达到了60万元。

    今年,刘士杰的闺蜜王瑞辞掉北京的高薪工作,和她一起打理民宿。“我们又做了一个年轻态的音乐餐厅。同时,还要帮助村民运营农家乐,我想打造成一个民宿集群,让更多的京津客人到我们这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刘士杰对把民宿做大做好充满信心。她说,以前上学时常常听“长三角”“珠三角”,而现在常听新闻里讲“京津冀协同发展”,觉得特别振奋。“我的家乡有这么好的地缘优势,北京、天津的市场很大,我们做民宿的春天来了!”

    同样,在隆化县七家镇七家村,妇女们张罗着迎接北京的客人。村妇联主席王小平告诉记者,“全村有120家温泉民宿,都是女主人在打理。”

    承德市隆化县打出“温泉+养老”品牌,全年吸引着一批批的北京客人。“小型民宿,有五六个房间的,一年挣个十万八万元。大的民宿,有二十间房的,一年挣五六十万元不成问题。”王小平说,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村里对经营民宿的妇女们不定期地进行厨艺技能和文明礼仪培训,全面提高她们的素质。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承德”。承德不仅有灿烂的皇家历史文化,还有天然的资源禀赋。做好京津冀文旅康养产业协同发展,是承德市的“主功课”。

    承德市妇联主席李坚告诉记者,这几年,承德市妇联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创建,鼓励妇女姐妹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助推文旅康养产业与京津协同发展。据统计,截至目前,打造出美丽乡村示范片区55个,创建美丽庭院45万户,精品庭院11万户,鼓励妇女发展庭院经济,创办民宿2153家,其中精品民宿150家,妇女姐妹们用勤劳的双手打造着京津美丽的“后花园”,也编织着幸福的新生活。

    把最好的家政服务人才输送到京津冀

    6月份,围场县的董姐护理职业培训学校正在招生,“要办两个班,一个是病患陪护+经络按摩,一个是母婴护理+产后康复服务。疫情过去了,北京那边急需这方面的服务人员。”

    这两年,董姐的公司往北京输出的专业人员200多人。“客户反映我们承德的女性,勤劳、朴实。特别是家里需要带小孩儿的,更喜欢我们这里的人,普通话说得标准,交流无障碍。”

    今年25岁的张晓敏就是在董姐的家政服务公司培训后到北京就业的。原先,张晓敏随丈夫在工地做小工,后来获悉承德市、围场县妇联在培训家政服务人员,便停了工回来学习。“以前在工地风吹日晒,女工一天也就80元,现在我主要是在北京的家庭做育婴员,一个月挣1.5万多元,比我老公挣得多多了。”张晓敏开心地说。

    每年年初,承德市都要举办“热河嫂”千人出征仪式。妇联组织作为“娘家人”,把一个个取得证书的优秀家政服务人员送往北京、天津。截至目前,向京津输送优秀家政人员3470人。

    今年3月,京津冀家政服务业推进大会在承德召开。承德市妇联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家政服务机构的交流合作,当好“热河嫂”与京津冀家政企业对接的“红娘”,既缓解京津“一老一小”家庭需要,也促进承德的农村妇女就业创业。

    董姐告诉记者,她正在筹办公司驻北京办事处,加强与当地服务市场的对接,不仅培育输送养老护理、居家保洁家政服务人员,也要输送具有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资质的高端家政服务人才。

    依托京津做大产业,惠及更多百姓

    6月1日,又一批新鲜的“合一牛”牛肉,通过天津仓发往广东、深圳。冀丽名说:“如果在隆化发冷链,成本相对要高,而从天津发货,会减少一半的费用。”

    承德商恒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冀丽名告诉记者,这几年企业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依托京津资金、技术、市场、消费需求等方面的优势,迎来了高速发展。

    冀丽名的家乡隆化县,是肉牛养殖大县。为把肉牛事业做大做强,承德商恒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本着生态养殖、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循环农牧业各产业链条,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保障企业市场竞争力。“我们已经与天津食品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促成了会员制生鲜专供品牌合作。同时,公司产品入驻北京丰台区的国家地理标志农展馆,积极对接京津连锁商超和各类零售终端,拓展线下社区20个以上。实现了早上牛在田里,晚上高端品质的牛肉就到了京津人的餐桌。”

    对于未来发展,冀丽名说:“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带领1300多家农户,尤其是女性同胞一起走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之路。”

    偌大的京津市场,为承德的一些特色优质农产品提供了广阔而优渥的市场空间。同样,作为承德滕氏布糊画非遗传承人的郝香,也坦言自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这几年,郝香不断与北京、天津的一些高校开展合作,线上线下讲授布糊画制作技艺,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中来。与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妇联联合培训妇女800余人,使她们在家就业增收。在北京怀柔建立了布糊画工作室,工作室被北京市妇联授予“京都巧娘工作室”。多次参加京津冀三地联合举办的非遗展演展销活动。郝香对记者说:“每参加一次交流活动,既能拓宽视野,也能促进创新,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布糊画。现在我们的产品销路主要在京津市场。”

    对接京津,服务京津,加快发展自己,承德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张建军,70岁高龄依然乐此不疲,她正在和承德市妇联一道筹备今年的京津冀三地女企业家走进承德活动。“三地协同发展,这是多么伟大的战略构想,给女企业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进一步搭建好三地女企业家交流的桥梁,吸引更多优质合作项目到承德落户,为承德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张建军满怀激情地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