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发展·职业 PDF版下载

栏目:就业观察

版面: 发展·职业

依托数字生态支持青年“轻创业”


    ■ 张成刚

    近年来,我国青年就业问题形势不断严峻。2023年5月,16~24岁青年失业率已经上升至20.85%,有600多万该年龄段的青年劳动者尚在寻找工作。新形势下,寻找新的解决途径、精准助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至关重要。

    数字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多青年选择“轻创业”

    在就业实践中,不少青年人选择了“轻创业”的模式并获得收入,实现事业发展。“轻创业”,可以成为帮助青年人解决就业困难的策略之一。“轻创业”指的是以小额投资、小规模经营、少人员运营为特点,一般依托数字平台实现的就业创业模式。这种模式允许青年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和兴趣,发挥创新精神,开启自己的事业,可能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开辟出新道路。

    青年人“轻创业”的流行,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发展。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依托数字平台和互联网平台的赋能,青年人的“轻创业”获得了极大的可能性。数字平台已经催生了大量的自由职业者和小微企业,他们能以较低的初始投资和运营成本开始自己的事业。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市场接入机会,还提供了支付、物流等基础服务,使创业者可以专注于他们的核心业务。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电商平台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在电商平台的“轻创业”已经初具规模。中国劳科院发布的《2023数字生态青年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显示,微信平台催生就业收入机会达到50177.3万个。其中,视频号衍生的就业收入机会达到1894万个,同比增长41.2%;小程序衍生的就业收入机会达到1163万个,同比增长38.5%。

    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都采取政策和措施来支持青年“轻创业”。例如,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创业补贴和贷款计划,如“SBA青年企业家计划”,帮助青年人筹集创业资金。欧盟、日本等也提供了一系列措施,给青年创业者提供有力支持。“轻创业”能够激发青年群体的创新热情,因而青年群体选择“轻创业”的数量规模在不断提升。

    “轻创业”能够激发青年群体的创新热情

    因为可以获得更高回报且技术学习门槛不高,“轻创业”激发了青年群体的学习技能的热情。中专毕业的23岁青年温学贵,两年前还是深圳一家电子厂流水线的工人,如今,他已经是广州某创业软件团队的核心成员,他的工作就是开发微信小程序。而他并非个案,在58同城深圳本地服务搜索“小程序开发”,显示相关信息超过1.5万条,切换到广州超过2.1万条。

    随着数字平台发展,青年群体选择“轻创业”的数量规模在不断提升。以微信小游戏为例,中国信通院《2019—2020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显示,2019年微信小游戏开发工程师名列微信相关就业岗位第三名,小游戏开发者数量超10万。2023年,小游戏开发者大会公布的最新调研显示,小游戏开发者数量已达30万。青年人选择依托微信等平台“轻创业”,主要是因为小游戏、小程序开发等项目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同时投入风险相对较小、运营条件成熟,几个人分工合理就可以实现产品开发。这样的“轻创业”机会既是青年人的就业机会,也是青年人的创业机会。

    “轻创业”的成功,可以扩大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进一步扩大青年群体的就业规模。2022年火爆全网的小游戏《羊了个羊》,最初只有3人团队,随着游戏受到用户的认可,公司逐渐扩大至近20人团队。因此,保障好青年人“轻创业”的机会,既是支持青年人创新创业的举措,也是解决青年人就业问题的手段。

    依托平台经济保障青年“轻创业”机会

    保障青年人“轻创业”的机会,首先要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平台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数字经济的主要组成和体现。平台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通过连接商家和消费者,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并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对于青年创业者来说,平台经济无疑提供了重要的“轻创业”商业环境。

    保障青年人“轻创业”的机会,也与监管息息相关。必要的监管是市场公平、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但合理的监管应该在保护公众利益和鼓励创业之间找到平衡,以免过度监管抑制了青年人的创业热情和动力。适度监管是必要的,但若过度无疑会增加进入市场的门槛,抑制青年人创新和创业动力。

    保障青年人“轻创业”的机会,应在制定产业政策、行业监管政策前进行就业影响评估。应建立产业政策的就业评估机制,充分评估产业政策或行业监管政策可能产生就业机会还是导致就业规模缩减。特别是,如果政策会对不同群体的就业产生不均等影响,应设计补偿措施,以保证政策的公平性。

    总之,保障青年人“轻创业”的机会,本质就是在为青年人的事业选择开辟通路。在当前经济恢复阶段,仅仅依靠传统就业模式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压力较大。“轻创业”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提供了青年人愿意接受和尝试的创业和就业新机遇。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