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医疗反腐是降低医疗负担的一把“利剑”


    □ 江德斌

    近日,广东省纪委监委披露了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原党总支书记、院长受贿一案的部分案情,涉案金额达2980多万元,“医蠹”被拔除后,医院采购成本、群众就医成本明显下降,人均就医成本下降1400余元。

    将“医蠹”清理掉后,患者的医疗负担就能够大幅下降。可见,医疗反腐行之有效,乃是根除医疗腐败问题、减轻医疗负担强有力的举措,希望能够锲而不舍,全力持续推进全面反腐,实施常态化医疗反腐机制,彻底根除腐败滋长的环境,让民众享受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

    近来,各地曝光的医疗腐败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比如一台进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医院以3520万元买入,院长吃掉了1600万元的回扣;一盒市场价为1元的药品,公立医院的采购价是30元,卖给患者的售价更是高出市场价30倍。医疗腐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幅推高了药品、医疗器械的采购成本,进而都摊到患者头上,导致药费、治疗费、检查费等直线上涨,加剧“看病贵”程度。可见,医疗腐败严重侵害了患者利益,破坏了医疗行业的竞争环境,从业者陷入竞相“比烂”之中,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必须刮骨疗毒,根治医疗腐败。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150家医院的院长和书记被查。日前召开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明确,将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医疗反腐风暴,凸显社会各界对医疗腐败除恶务尽的决心,将反腐行动坚持到底,把腐败人员一网打尽,肃清医疗系统的腐败乱象。

    同时,还需要建立长效反腐机制,实施强监管制度,形成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将医疗卫生机构管起来,完善各个环节的流程,堵住医疗腐败漏洞,让腐败分子无机可乘,违法必查。如此,将极大改善医疗环境,形成高压反腐态势,遏制医疗腐败现象,将“灰色成本”剔除掉,把药费、治疗费、检查费的“水分”挤干净,让百姓享受透明、优质的医疗服务。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