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

江苏镇江深入实施“汇爱益她”356工程

工作力量“联起来”,妇儿权益实现“闭环”维护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在这起家庭纠纷调解案件中,这位妇联干部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对双方的主要矛盾进行了调解和劝说,实际效果比较好……”近日,江苏省镇江市妇联系统维权实务培训会上,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江苏最美法治人物、镇江市妇联维权代言人周秀琴结合自身调解工作经验,对基层妇联干部的情景模拟进行了专业点评,与会人员积极参与互动,基层妇联干部用“情景模拟+实战演练”的方式,真实再现了镇江市妇联系统助力基层治理、维权关爱服务的工作日常。

    近年来,镇江市妇联着眼于解决妇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各级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创新做实“汇爱益她”356工程,通过实施三大维权服务行动、五大维权服务任务,推动实现“六个一”建设目标,体系化、品牌化推动各级妇联把维权关爱服务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

    党政主导多方联动“守护万家”

    今年年初,镇江市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召开。“妇女儿童权益维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地各部门要综合施策、全程发力,在排查、打击、治理三个重点环节上下功夫,做好排查预警全覆盖、打击惩处零容忍、综合治理长久立,进一步构建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的工作闭环。”镇江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许文在会上就紧抓关键环节,着力完善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工作体系提出明确要求。随后,丹阳、丹徒等市(区)相继召开年度联席会议。扬中市还将联席会议制度延伸至各镇、街道。市、市(区)党政主导、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维权服务运行机制在镇江全面建立健全。

    镇江市妇联主席杨菊兰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市妇联探索建立‘风险联排、信息联通、处置联动、舆情联控、督查联办、服务联手’维权服务‘六联模式’,推动常态化、长效化发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作用。”

    目前,镇江市妇联与组织、政法、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涉及妇女儿童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动态掌握需要重点关注帮扶的人群和家庭底数。

    市区镇三级妇联组织与市、区公安机关、基层派出所联合建立双向联系制度,实现了接警处置、介入调查、案例分析全过程信息共享。联合公检法司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举办疑难复杂信访案件联合处理研讨交流会、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发布讲述会、指导基层妇联与检察机关建立共同保护合作机制、出台困难妇女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的实施意见等,共商疑难解决方案,共同提供为民服务。探索司法保护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专业化维权服务新路径,创新搭建“妇联组织+专业机构+高等院校”维权服务平台,目前已建成镇江市“汇爱益她”法律咨询服务中心6家,去年以来累计为500余名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维权服务。

    与此同时,镇江市妇联始终坚持抓牢主题普法宣传和家事排查调解两大维权服务。实施“汇爱益她、法进万家”主题普法宣传,采取签约结对和公益积分的方式,推动基层妇联与公益律师建立专业化、长效化普法服务机制,以情景剧、围聊会、电台普法、“她说法”普法短视频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广大妇女普及法律知识。指导各市(区)妇联围绕维权服务实际,重点推进“维权助她 共筑芳华”“护童成长 巾帼相伴”等一批维权服务特色项目。实行网格化家事排查与多元化纠纷调解,1583名妇联执委加入基层网格员队伍,推动将妇联组织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各项建设。指导新区妇工委与法院、社发局在全市率先共建多元解纷新模式,成立“宜家和”婚姻家庭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出台加强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实施意见,推动婚姻家庭纠纷“一站式”化解。

    聚焦重点多措并举“温暖万家”

    2010年,唐贞加入“社会妈妈”爱心团队,成为最年长的“社会妈妈”之一,从刚开始每年出资帮助2名中学生,到每年资助8名小学生,再到为困难山区的妇女儿童织毛衣、织手套,看望、慰问他们,面对面交流、为他们鼓劲。如今90岁的唐贞见证了“社会妈妈”的成长,在得知镇江市妇联全新启动腾讯99公益“织爱行动”后,她积极投身其中,并与近千人共同踊跃献爱心。

    近年来,镇江市妇联立足自身职能和优势,链接资源,汇聚爱心,切实为困境留守妇女儿童办实事、做好事。创新推进家庭精准微关爱服务试点,面向已享受政策性兜底保障,但仍存在自身难以解决困难的妇儿家庭,探索小切口、个性化、有实效的关爱服务举措。持续打造“织爱行动”“社会妈妈”“微心愿圆梦”“冬日暖阳”等爱心品牌,通过发放助学款、关爱金,组织亲子实践、研学教育、健康讲座、技能培训等方式,每年惠及困境留守妇女儿童4000余人次。2022年,镇江市妇联实施的“关心关爱困境留守妇女儿童”项目获评镇江市“十佳民生实事”项目。

    杨菊兰介绍,针对部分妇女儿童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需求,市妇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依托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妇女微家”等阵地,打造了“皮皮老师”工作室、“育见初心”吕二妹工作室、“辛姐姐”解忧信箱等一批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站),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公益性心理健康服务。联合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市未成年人指导中心实施“梦溪心语”妇女儿童心理关爱项目,提供线上线下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开展个案辅导、团体辅导、成长助力、增能培训等专业心理健康服务。

    据统计,去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活动24场次,直接参与人数达1000多人次,间接受益3000余人,走访慰问困境家庭54户,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和作业辅导210人次。

    协商议事多元参与“惠治万家”

    “村民陆续回迁,仍习惯于农耕生活,但土地多已入股合作社,庭院无法满足种菜需要,几番走访,群众关切纷纷浮出水面……”镇江市妇联策划组织的江苏省首场妇女议事讲述会上,句容市茅山镇何庄村妇联主席卢辉讲述了她们村妇女议事的典型案例。一个个小故事道出了镇江基层妇联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以议解惑”“以议解难”“以议参政”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镇江市妇联不断探索引导妇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积极搭建妇联牵头、妇女参与、协商共治的妇女议事平台;先后出台《规范完善妇女议事制度的意见》《妇女议事会工作规程》,规范“1+X”核心议事成员、“五必议”议事内容和“七步走”议事程序。探索“妇女议事+家事调解+志愿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帮助基层妇联链接有丰富经验的人民调解员、有经验有爱心的巾帼志愿者和与议事内容关联的职能部门等资源,共同参与妇女议事,消除基层妇联遇难事不愿议的顾虑,逐步形成要事难事协商议的共识。

    杨菊兰肯定道:“各级妇联积极争取妇女议事有利环境,妇女议事会制度从‘建起来’逐步走向‘规范起来’,民主议事从‘小成果’逐步变成‘大作为’,让广大妇女群众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今年以来,镇江市妇联积极推进“汇爱益她、惠治万家”主题议事活动,指导基层妇联将思想政治引领与妇女议事紧密结合,聚焦要事难事、聚合各方力量,坚持规范议事与灵活议事相结合,在议透、议新、议实、议成上下功夫,推动一批涉及妇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畅通基层社会治理的大事要事诉求渠道并达成思想共识,将“急难愁盼”问题转化为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转化为各级政府民生实事,涌现出“流苏树下·说说撒”“宜和为美”巾帼议事厅、“江东大妈”议事会等一批妇女议事会典型和聚焦重点、程序规范、成效显著的妇女议事会优秀案例,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社区和谐稳定贡献巾帼力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