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壹段评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双11’酒店折扣券”不能被“打折扣”

    “不约免费退”“588住两晚高星酒店”“下一单就回本”“免费早餐券”……面对这些“双11”酒店折扣券,不少消费者心动变“行动”,并在社交媒体分享各类薅羊毛攻略。不过,曾有多次购券经历的小林(化名)对中新经纬表示,最近正在提醒周边的朋友,“双11”囤酒店券一定要慎重,心动之后可能会“踩坑”。

    商家在“双11”期间推出酒店折扣券进行促销,本应能带来“双赢”:让消费者享受了实惠,也给商家拉来了人气,带来了生意。但一些商家推出的“双11”酒店折扣券成了“套路券”,消费者不能享受到实惠,反倒权益受损,就可能带来“双输”,既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又损害了商家自身声誉,不利于商家长远利益。

    期待更多年轻人与艺术夜校“双向奔赴”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近段时间,上海年轻人“下完班、上夜校”的夜生活方式在社交媒体中“出圈”。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的那波夜校潮,这届年轻人热衷的夜校课程更丰富多元,从非遗技艺到传统手艺,从运动健康到生活美学,有的课程甚至“60秒内全部抢光”。看似“无用之用”的课程,为何如此受到职场年轻人追捧?

    年轻人“夜校热”的背后是渴望成为艺术审美与精神世界的“富有者”。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们追求艺术审美和精神富有的愿望凸显,艺术夜校的文化传播为青年人的旺盛精力找到了释放出口,让“夜校热”成为其情之所趋和理所当然之事。同时,艺术夜校营造出的轻松和谐氛围,有助于年轻人舒展心灵、释放压力。

    “暖心饭卡”令“送温暖”更有温度

    11月3日,一条“南京理工大学‘暖心饭卡’”的消息登上热搜。校方对此回应称:南京理工大学“暖心饭卡”项目通过大数据精准筛选困难学生,对饭卡月消费低的学生进行差额补贴,直接打到学生饭卡中。该资助方式自2016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进行,就是要让困难学生有尊严地吃饱吃好!

    高校扶持贫困生一直备受关注,而如何以恰当方式给予经济支持,维护学子的自尊心,一直是困扰高校的一个难题。而南京理工大学通过实施“暖心饭卡”项目,提供了一种新的、可操作且人性化的解决方案。由此,学校能在确保学生不受心理伤害的基础上,切实维护学生的尊严,同时达到“送温暖”的目的,这一成功实践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戴头盔进校园”何以变了味儿?

    11月4日,有网友报料称,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中心小学要求所有学生戴头盔上下学,“连走路、坐小车的也要戴。”当天,徐闻县教育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戴头盔进校园”是市里的统一要求,要求对象是乘坐摩托或者电动车往返学校的学生以及接送的家长。该校在推广过程中要求过于严格,教育局已通知学校进行整改。

    “戴头盔进校园”其实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而不是所有学生“戴头盔进校园”这样一种形式。换而言之,所有学生戴着头盔进了校园,那就能证明他们在乘坐摩托或者电动车的时候戴头盔了吗?对于当地教育部门而言,如何避免类似矫枉过正的安全教育,同样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刘世康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