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甘肃岷县强化部门联动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矛盾纠纷防范化解

“情感”+“专业”巧解妇女儿童揪心事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袁鹏

    □ 马丽君 

    “开学了,孩子他爸不让娃上学!”“孩子被她妈带走了,我联系了几次,她妈妈都不接电话,是她不让孩子上学!”

    日前,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一对夫妇因为闹离婚,两个孩子谁照顾的问题一直未达成协议,双方各执一词,孩子的上学也受到了影响。

    针对该案例,岷县妇联联合县检察院、县教育局、当事人所在乡镇、派出所及孩子所在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共同现场协商解决问题,最终林某、包某就孩子在二人离婚前的过渡期内由谁抚养照顾及上学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保证会尽己所能让孩子完成学业,再不会发生此类问题,并在众人的见证下签订了协议。

    今年以来,岷县妇联立足实际,强化部门联动,坚持“情感”与“专业”相结合,依托“巾帼工作室”“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联合县检察院、县法院、县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门,对反映的婚姻家庭、孩子教育、亲子沟通等方面的揪心事及时介入,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有效发挥了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

    婚姻、教育问题是妇联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不久前,岷县一对夫妇因孩子教育问题又一次发生争执,女方胡某为了孩子的成长到县妇联寻求帮助。

    经了解,胡某和王某夫妻关系一直很好,最近因为孩子教育发生分歧,王某坚持敲打教育,孩子稍有不对就体罚,胡某对丈夫的做法不赞同,和丈夫说了多次都无济于事,加之一些家庭开支琐事,二人经常发生争吵,由于矛盾激化,两人产生离婚念头。面对上述案例,县妇联工作人员及时向孩子及亲属了解情况,并联系双方在县检察院家庭教育指导站进行“面对面”调解,让夫妻二人说出各自在孩子教育、日常生活及婚姻中的不满与诉求,通过“对症下药”让夫妻二人认识各自在亲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婚姻的真谛。

    经过家庭教育指导站讲师的悉心指导,二人终于坐下来平心静气进行了沟通交流,就孩子教育及家庭琐事达成一致意见,家里氛围渐渐和谐起来了。

    今年以来,岷县各级妇联组织认真研究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回应广大妇女儿童的新需求新期盼,把下大力气做好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作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主动创稳”工作的有力抓手,强化协同联动、延伸基层触角,根据不同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贴心调解服务。目前已累计接待来电来访16次21人,依托“巾帼工作室”“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件,有效发挥了守护婚姻家庭的“润滑剂”“缓冲带”作用。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