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爱生活周刊 时尚 PDF版下载

栏目:记忆中的味道

版面: 爱生活周刊 时尚

吃梭子蟹炒年糕 正当时


    每到初冬气温骤降的时候,炒一大锅梭子蟹年糕,年糕炒得糯糯软软,入口滑腻,蟹身橙红,裹满凝重的汤汁,每一口都浸满鲜味,就这么热乎乎地吃下去,背上出了一层薄汗,胃里也暖融融的,整个人都舒服了。

    ■ 沈荻 文/摄

    早起去菜场买菜,看到梭子蟹在玻璃缸里张牙舞爪,口沫横飞,一派秋收的喜庆。想起舟山开渔已有个把月,至今还只吃过一次清蒸梭子蟹,立马决定将这个遗憾给补上。

    卖蟹的师傅不由分说挑出五只大蟹塞进口袋,我一再阻拦,说实在吃不了,师傅将蟹脐掰给我看:“这蟹多漂亮,膏满肉肥,不买是你的损失啊,小姑娘。”嗯,就冲这声小姑娘,五只就五只吧。

    师傅问:“这蟹打算怎么吃啊,小姑娘?”

    本小姑娘在清蒸和爆炒之间权衡了一会儿,突然灵感乍现,正好寒流突袭,不如今天就来一锅锅气十足的梭子蟹炒年糕吧。

    师傅好奇:“梭子蟹还能炒年糕?人家都是清蒸或者肉蟹煲。”我一时兴起,掰着手指跟师傅科普南方人究竟有多少种梭子蟹的吃法,除了清蒸、热炒、椒盐、蟹粥、还有呛蟹、葱油、蟹糊、焗蟹……

    师傅说:“小姑娘这么门儿清,你肯定是南方人。”

    我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一枚南北通吃的大吃货,于是拎起螃蟹就走。

    忽然想起人生中第一次吃梭子蟹,是在宁波的向阳渔港,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还在读大学,假期兼职做导游,跟着旅行团一起去了宁波。晚上吃饭时,被桌上一道名为“招牌十八斩”的红膏呛蟹惊艳到了,然后就从一个连吃淡水鱼都怕腥气的北方人,逐渐进化成了一只看到海鲜就两眼放光的猫。

    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那道名为“招牌十八斩”的红膏呛蟹的滋味,蟹肉凉滑如果冻,蟹膏鲜艳如橘,咸鲜浓郁,一口下去,竟被蟹膏给糊住了口腔。后来再去宁波时,我却没有机会再吃这道菜,因为除了“十八斩”,梭子蟹还有九九八十一种吃法,几乎每一种做法都好吃,白蟹豆腐煲、咖喱焗蟹、咸蛋黄膏蟹、香辣蟹……而我最喜欢的,就是汤浓汁厚的梭子蟹炒年糕。它做法简单,既是菜也是主食,是一种口感极为丰满的家常食物。

    每到初冬气温骤降的时候,炒一大锅梭子蟹年糕,年糕炒得糯糯软软,入口滑腻,蟹身橙红,裹满凝重的汤汁,每一口都浸满鲜味,就这么热乎乎地吃下去,背上出了一层薄汗,胃里也暖融融的,整个人都舒服了。

    新鲜梭子蟹易死,到家就得立刻处理。将蟹脚剪断、去壳,除掉蟹鳃、蟹胃、八角,将蟹身一刀两断,在断口处细细地蘸上淀粉,小火热油,将螃蟹断口朝下,贴紧锅底,刺啦,一股鲜香腾空而起。倒入葱姜蒜片,开始翻炒,等待蟹身变成喜气洋洋的红彤彤,再翻炒两下盛出,锅里留一点余油,开始炒年糕。

    宁波产的水磨年糕,跟舟山的梭子蟹是老乡,白白胖胖一长条,横切成片,年糕一炒就软,一软就黏,所以需要一边翻炒一边加水,水不可一次加多,要分多次少量加入。渐渐地,年糕身段更软,紧贴锅铲,这时候,梭子蟹就可以重新加入阵营了。

    蟹段和年糕混炒几下,下料酒、白糖、少许生抽,少许盐,盐不可放太多,否则会压制住新鲜蟹肉本身的鲜甜味,翻炒越勤,年糕越入味,蟹身上勾住的薄薄一层年糕芡也更均匀。等待锅内的汤汁似有若无之际,果断关火,再撒上一把细碎的香葱,出锅。

    趁热吃,年糕烫嘴,蟹肉肥嫩,再肥的梭子蟹,肉也是入口即化,但年糕的黏厚恰好压得住蟹肉的嫩香,梭子蟹的鲜,又结结实实地渗透进了年糕的纹理中。本来只想吃两只蟹的,结果吃了三只,本来只想吃半碗年糕,结果吃了两碗,减肥计划第一百零一次泡汤。

    带着罪恶感疯狂大啖到失去理智的时候,脑海里只浮现着一个念头,秋天,高低得再去一趟宁波啊。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