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中国故事女主角

版面: 视点评论

坚守良心不忘初心 投身创业助力就业

——本报记者对话两位女性创业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勇敢地投身于创业创新的领域,为各行业、各领域带来了新动能。近日,两位有着丰富创业经历的女企业家,同时也是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走进了中国妇女报社,她们分别是河北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河北英皇集团、河北阿卡布集团、秦皇岛洋洋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洋和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蒋珍凤,让我们一起聆听她们的创业故事。

    记者:两位代表在创业前都曾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分享一下从职工到创业者这种身份的转变背后的心路历程吗?

    刘洋: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大潮风起云涌,很多年轻人都有创业的激情和想法,我本身骨子里就不太甘于寂寞,所以说当时就选择了下海创业,想让自己的生命不光是单一的色彩,而是更加丰富。

    蒋珍凤:我当时创业主要是因为父亲离世后,家里欠了4万多元的债务,当时我在烟厂上班,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00多块钱,这样下去,20年不吃不喝才可以还清债务,而且我弟弟还在上初中,也需要钱,所以为了改变家里的状况,我决定出去打拼。

    记者:两位代表在选择创业方向的时候有过什么考虑?蒋珍凤代表您当时为什么选择农业领域的稻米产业?

    蒋珍凤:选择稻米产业是受我父亲的影响,我的父亲是乡镇粮站的保管员兼防化员,防化员的工作主要是用药剂对稻谷仓库进行熏蒸杀虫,因为长期接触药剂,我父亲的身体受到一些影响,后来在他去世之前反复叮嘱我,他说一个米字加良心的良是粮食的粮,一个人字加良心的良是粮食的食,做什么事情都要讲良心,要踏踏实实的,我也一直记得这句话,就立下了要做生态大米,做健康的良心大米的目标,而且这种影响也促成了我自己的一种强烈的信念,在后来的创业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我一直都坚守良心,不忘初心。

    记者:20年前的秦皇岛,花卉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刘洋代表当时您为什么选择花卉行业开启您的创业之路?

    刘洋:当时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去了一趟昆明,我发现昆明的花卉市场里的花卉品种多样、争奇斗艳、非常美丽。我想秦皇岛是个旅游城市,完全可以把昆明的花卉市场引到秦皇岛,填补市场空白。

    记者:其实除了花卉,您还把国际马术也引进秦皇岛了,这两次创业过程中您遇到过哪些困难?

    刘洋:我最初做花卉的时候,因为这个市场刚刚开启,不确定性大,所以压力很大,我记得花卉市场开业前夕,那是1999年冬季的一个夜晚,秦皇岛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当时面临资金超标等一系列问题,觉得压力很大,想出去透透风,就拿了一件毛衣,不知不觉走到了工地,就在那儿徘徊了一夜、想了一夜。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信心——一定要把它做好,一定不能认输。

    在推进马术项目的时候,因为满脑子都在想怎样把项目做好,在上下楼梯的时候跌倒了,造成了骨折,但我也没有休息,依然坚持工作。

    记者:蒋珍凤代表,您在打造新香米特色产业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蒋珍凤:我们的大米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当时部分经销商们因为我们的品牌不知名,卖相也不够好,都拒绝我们,心里很失落,后来我们就狠抓源头、狠抓质量,到离我们工厂3个小时的车程、100多公里的山区里去种植我们国家最高标准的有机稻,租了5个村1000多亩田。

    后来在管理的过程中碰到了福寿螺灾害,如果几天不管它,就会吃掉嫩秧苗,而且我们种有机稻不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刚开始是人工捡拾,但是福寿螺繁殖太快了,效果不理想,之后我们采用一亩田放20斤茶枯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把90%的福寿螺灭掉。

    经过了艰难的种植过程,到最后收割的时候也是一大难题。曾经夜里三四点钟,我还在组织乡亲们把稻谷从田里背到路边,再背上车,拉出去晒,稻谷整整晒了两个多月,而且晒的过程中碰到下雨天把稻谷淋湿了,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那个时候非常辛苦,也非常焦虑,面临着巨大的亏损。但当时我们跟老百姓签了6年的土地流转合同,我觉得不能因为亏损就放弃了,而是要履行合同,所以我就继续想办法。第二年我们买了犁田机、插秧机、烘干机、收割机,解决了很大问题。

    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因为我们的劳动强度大,员工的流失率非常高,客户要个订单,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才能生产出来,客户等不了,所以经常合作到半途就放弃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了全智能化生产线,这也是湖南首个集稻谷烘干、仓储、加工于一体的全自动化、全智能化的稻谷收储、加工处理系统,从湿稻谷到精米出厂全程采用电脑控制。出米率提升了,生产电耗和加工损耗率也大幅下降,受到了很多客户的认可。

    记者:蒋珍凤代表您在2021年就已经涉足了直播领域,您创办的公司也给很多女性提供了就业机会,可以给我们具体讲讲吗?

    蒋珍凤: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企业,我们非常积极地拥抱互联网营销,在直播兴起的时候,我们就组建了直播团队,一开始我也不懂,我记得当时我们省妇联和湖南广电组织了一场直播活动,我被邀请去参加,我当时很紧张,面对镜头的时候,话也说不出来,但是后来我不仅自己不断历练,还把我们的团队,大部分都是女孩子带出去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和复盘打磨,我们的团队越来越优秀了,直播的销量也越来越好了。

    记者:女性创业就业在当下有着哪些新的机遇?蒋珍凤代表您怎么看?

    蒋珍凤:我觉得现在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非常重视,对妇女创业非常关爱和支持,给了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只要我们女同胞能够吃得苦,耐得劳,有韧劲,一定会有成功的机会。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裘安 张凌漪 采访整理)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