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壹段评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规范“预付费”,让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不住有利息,住了有优惠,到期随时取……之前说得好听,真到要钱的时候就左等右等没消息……”近期,有老人向12345热线反映,自己购买的养老预付费卡遭遇退费难。采取措施、焦急等待的过程中,老人们的烦心事儿也再次为大额预付费产品敲响警钟。今年8月,民政部网站专门发文,揭露各式各样围绕养老产品进行非法集资的典型案例。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既是民之所盼也是民生大计。而养老预付费卡“退费难”问题的暴露,折射出的不仅有老人迫切的养老需求,更有监管的漏洞。对此,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养老机构和养老产品的长效监管,加大对涉老诈骗的执法力度,另一方面也要规范预付费养老资金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用信息互通对重复检查检验说“不”

    11月7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从今年起开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通共享攻坚行动,“我们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在医疗健康信息全国互通共享上取得标志性进展”。

    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互通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节省费用,免去患者在不同医院就医时重复检查奔波的烦恼,还能够帮助医院节约医疗资源,同时降低医保负担,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同时,在“好举措”落地落实的过程中,也需完善的配套措施“保驾护航”,如有关部门应建立责任溯源追究制度,防止产生医疗纠纷和法律责任难以厘清的问题。

    对未成年人“限高”须谨慎

    近日,一则“两名未成年人纳入‘限高’名单公告”的消息引起公众关注。11月6日,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法院发布2023年第八批限制高消费名单,其中有两名未成年被执行人。11月7日,有媒体从佳县法院了解到,两名未成年人涉及一起债务案件,该案件涉及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问题,两名未成年人均为案件的被告。案件判决后进入执行程序中,案件中的被告均被限制高消费。目前法院已将包含上述未成年人的“限高”名单删除,待进一步核实后,会对外公布调查结果。

    在此事件中,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一视同仁”列入“限高”名单无疑是机械司法的表现。根据相关规定,法院决定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时,应当考虑被执行人是否有消极履行、规避执行或者抗拒执行的行为。此事件中,两名跟着母亲生活的未成年人无疑没有履行债务能力,又怎能被一概列入“限高”名单。对未成年人“限高”貌似严格,却背离了相关立法精神。在司法执法中,还应将保护未成年人原则落到实处。

    孔一涵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