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福建龙岩妇联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

带领妇女姐妹赓续红色血脉携手建功立业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

    □ 方圆 陈竹梅

    “能参加中国妇女十三大,并成为主席团一员,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我要把总书记的关怀分享给家乡的姐妹们,把大会精神带回古田去,把‘半边天’作用发挥出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巾帼新荣光。”来自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妇联主席黄丹平踌躇满志地说。

    中国妇女十三大闭幕以来,在福建省妇联指导下,龙岩市妇联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带领全市妇女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主动作为,勇立新功。

    巾帼志愿者助力乡村建设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老区妇女创业创新标兵沈腾香带领村民将“荒山变绿洲”,实现生态脱贫;“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梁永英探索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种植模式,打造“水稻王国”;“福建省三八红旗手”刘石英回乡创业养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鸽子妈妈”……每个响亮名字的背后,都闪耀着龙岩新时代妇女赓续红色血脉,勇于担当的奉献之光。

    为了促进妇女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龙岩市妇联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举办全市“厨娘”厨艺技能大赛、餐厅服务员职业技能竞赛、绿茶茶王赛等竞赛,开展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家政技能、电商等培训班,联合有关部门举办春风行动线上线下招聘会,吸引1000多家企业参会,为妇女群众提供7.7万个就业岗位,服务求职妇女8万余人次,促进2.46万妇女就业创业。

    为深化美丽生态家园建设,龙岩市妇联组建135支巾帼护河队,参与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巡河护河、义务植树等巾帼志愿服务。同时开展千村万户“美丽庭院”创建,组建执委创建服务队和乡村巧妇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美丽庭院”评选和“美丽庭院”示范片创建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共培树市级以上“美丽庭院”示范户8629户,示范带、示范片29个,龙岩市成为全省“美丽庭院”户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典型示范。

    女科技特派员赋能科技创新

    在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省级巾帼示范基地绿鲜山蔬菜专业合作社里,女科技特派员张恋芳像往常一样对基地工作人员进行蔬菜水培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在全市,像张恋芳这样的女科技特派员共有107名,她们有的走进村头、扎根田间;有的公益助农、直播推介;有的传授种植经验和技术,助力增收。

    巾帼勇担当,携手有力量。为发挥女科技工作者优势,以科技助农兴农,龙岩市妇联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跨境电商巾帼培训基地,成立龙岩市女科技特派员联盟,精准帮扶巾帼示范基地,开展需求对接、科技咨询、科普培训等694人次,提升基地科技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培育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省、市级巾帼示范基地146个,发挥各级“妇字号”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帮扶1.8万名贫困妇女发展生产。培育市级以上巾帼文明岗120个,全国巾帼建功标兵7个、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3个,促进岗村结对帮扶120个。同时,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筹建闽西姐姐“双创”集市,展出并助销巾帼示范基地特色产品,提升妇女采取新模式、运用新技术创业就业的能力。

    “弹性上班岗”促进就业创业

    “以前上班都是一天8小时,孩子上学放学都顾不上,因此无法就业,只能在家无所事事。今年通过县妇联宣传了解到工业园区有宝妈班可以上,于是我第一个就去报了名。”连城县生态园生产线女工余萍过去为照顾孩子只能在家做全职主妇,如今通过参加当地企业提供的“妈妈岗”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让她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推进妇女就业创业一直摆在龙岩市妇联的议事日程上,针对女大学生、“宝妈”“顶梁柱母亲”等群体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与龙岩本地专业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合作,在各级招聘活动中设置适合女性的岗位,尽可能地挖掘开发实习、见习、就业等岗位,促进妇女创业就业。

    实施“‘岩’助春蕾 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行动”,龙岩市妇联跟踪服务“春蕾圆梦”受助女大学生就业创业,今年开展专场招聘会5场;实施“‘岩’职为你 宝妈灵活就业行动”,市妇联推动挖掘“弹性上班岗”“流动作业岗”“外发承接岗”“新业态创业岗”四种模式的妈妈就业岗位1659个;实施“‘岩’爱而行·顶梁柱母亲帮扶行动”,市妇联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分三年一对一陪跑帮扶“顶梁柱母亲”150名, 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创业扶持、心理疏导等服务,助力“顶梁柱母亲”们撑起家中“一片天”。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