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家庭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在线家庭教育指导

版面: 家庭周刊

反复休学考验的是家长的耐心


    本期做客专家

    敬国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教育专家,绘画心理分析师,飞鸟高级家庭教育资深心理老师。

    Q:

    我儿子今年16岁,反复休学已经三次了,每次都说学不动了。在对待儿子学习成绩这件事上,我们身为父母做得也不够好——每次看到儿子的成绩不理想,就忍不住数落他,自然也免不了说教,经常不欢而散。当然,过后我们也后悔,更着急,但不知道怎么帮孩子。儿子成绩不好,在学校也没有要好的朋友,用他的话说是“上学无乐趣”,所以,他一直要放弃高中学习。在这个问题上,我和他爸爸一致认为,他已经读高二了,无论如何也要坚持把高中念完,至于考不考大学以后再说。儿子却不认同,他反复表示对学习没有一丁点儿兴趣,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诺兰

    A:

    诺兰,你好!

    相信在这反反复复的休学过程中,你们的精力和耐心已经消耗殆尽了,精神也备受煎熬,每个家庭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都会心急如焚的。

    其实,孩子成绩持续不理想,与你们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孩子每次考试失利后,你们的数落和说教应该是打击性的而非鼓励性、建设性的,你们的否定和没有耐心,直接导致了孩子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并且不知道怎么做你们才会满意,担心考不好又会遭到父母的批评、指责。孩子越担心、紧张,就可能越考不好,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就破罐破摔,继续颓废下去。

    对此,你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放手让儿子自己安排学习上的事情,父母选择信任他、尊重他,不要在言语上给孩子增加压力,避免负向强化。

    帮孩子找回对学业的自信。孩子有些作业不会写、上课听不懂,你们要跟孩子沟通,了解他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及时提供支持,利用自习或者周末时间,找到合适的老师和同学给孩子补习,给予孩子切实地帮助;鼓励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和点滴进步,相信他有能力补齐短板。同时,积极与老师沟通,请老师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弥补前面缺失的知识。

    弱化考试对孩子的影响。让孩子找到学习的感觉很重要,以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在考试中会遇到不少不会做的题目,这的确会打击他的信心。对此,父母先要放平心态,放低对孩子的学业要求,淡化成绩,告诉孩子考试的结果不重要,只要能适应学习的节奏就好,目的是给孩子“打气”,陪伴孩子迎难而上。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孩子顺利复学的重要因素。平时,多问问孩子学校发生的事情,趁机教给他一些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方法和技巧。一家人在一起聊天时,父母有意识地告诉孩子自己是怎么和朋友、同事、邻居交往的,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建立友谊,遇到不同的事怎么处理能皆大欢喜。同时,创造机会让儿子与同学老师多接触,使之能更好地融入集体,从集体和同伴中获取力量,获得价值感和认同感。

    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一定要及时交流,夫妻同频,配合默契。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执、冷战,不要把自己的担忧和焦虑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从父母的语言、表情、肢体上感受到爱。不主动提学习的事,多说生活方面的事,有选择地和孩子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网上热议的事。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