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版面: 乡村振兴

向着更好的日子奔跑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评论员 佟吉清

    新元肇始,华章日新。倏然而逝的这一年,慨然以赴奔向美好,走过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翩然而至的新岁,有阳光铺路,这世界温暖如初。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新年的家宴上,从年头忙到年尾的你我,围坐桌前,把酒言欢。北方人喜欢形如元宝的饺子,江浙一带爱吃绵密松软的汤圆,吉庆有“鱼”,“鸡”祥如意,都是不可缺少的佳肴美馔。

    从“你吃了吗”,到“妈妈的味道”,再到“舌尖上的中国”,这富足而温馨的盛筵,离不开粮食生产“二十连丰”作底气。那是满满的“粮袋子”、足足的“菜篮子”、稳稳的“肉盘子”。每一片金灿灿的果实,躬逢其盛的中国农民都与有荣焉;每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躬身稼穑的农村妇女更是厥功至伟。

    年丰时稔,仓禀可期。放眼沃野田畴,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成片的甘蔗一眼望不到边。宁夏西吉县吉强镇万崖村的蔬菜育苗中心温室大棚里,翠绿的蔬菜簇拥生长。河北乐亭县的大棚鲜桃进入盛花期,农民们正抢抓农时进行疏花授粉。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银装素裹,成群的牲畜在白雪皑皑的草原上觅食……这寻常却惊艳的瞬间,荡漾“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的愉悦,激发“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的咏叹。

    食为政首,粮稳天安,家国同庆,幸甚至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风禾尽起,盈车嘉穗,这丰收的盛景,属于伫立在这片土地上的身影,属于每一个闪闪发光的巾帼新农人。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登高极目望远,错落有致的民房洒满阳光,宽阔笔直的水泥路纵横交错,红瓦白墙的房屋窗明几净,汩汩清流在沟渠里流淌,远处山坡上牛羊成群,公园里、广场上的老人、小孩在散步、戏耍……一幅河清海晏、物阜民熙的画卷在眼前铺展,演绎着远山含黛、碧水如烟的田园诗意,安放我们念兹在兹、代代相承的乡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占农村劳动力65%%以上的农村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初春,翻整田地,施肥播种,插秧育苗。仲夏,浇水灌溉,保墒降温,防治病虫害。泰秋,抢抓农时,收割晾晒,确保颗粒归仓。隆冬,改良土壤,开沟挖渠,建好高标准农田。四季轮回,“倾家事南亩”,俯仰之间,“百里西风禾黍香”,宛如现代版的《耕织图》。

    每一份收获,都有喜悦在绽放;每一份成绩,必是辛勤的付出。乡村女性种粮兴粮又爱粮节粮,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农村文化、参与乡村治理,把每天的活计安排得满满当当。从减少田间地头损耗到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从改造乡村厕所这个“里子”到整治家里院外的“面子”,从直播带货致富到“开”着飞机干农活,当“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换,“面朝黄土背朝天”变成记忆,女性的价值愈发凸显,家庭和社会地位令人刮目相看。

    乡村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作为家庭生活的“顶梁柱”,姐妹们在农忙、家务之余,唱起歌,跳起舞,身体力行倡树文明新风尚,助力移风易俗。“喜事一顿饭”的婚礼模式落地生根,“请客不收礼”的生日宴让“收红包”成为历史。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成绩斐然,乡风文明渐入佳境。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始终是“国之大者”,千方百计确保粮食丰产丰收,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居安思危,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必须把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发条拧得紧而又紧,须臾不可放松,丝毫不容懈怠。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了不起的农村妇女,当再接再厉,行远自迩,笃行不怠,不啻微茫,造炬成阳,在广阔天地续写春天的故事,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此时此刻,崭新的一年已经张开怀抱,黎明的曙光正透过云雾洒落田野,万物在冬日里蓄力待发,酝酿又一轮春和景明,即将向阳而生,拔节成长……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