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深1°

版面: 视点评论

鼓励男性参与家庭教育 推动家庭教育平衡发展

“笨爸爸工房”让父亲补上“家教”这一课


    ▲ 笨爸爸(郑州)父爱空间父子木工课瞬间。  (受访者供图)

    ▲ 笨爸爸(香港)父爱空间父子木工课合影。(受访者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景韵润

    走进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春藤社区二楼的笨爸爸工房,映入眼帘的是墙上大大小小的木工工具,特制的亲子木工桌上摆放着精美的木工作品……在这里,爸爸和孩子不仅可以体验原生态的木工制作,还能享受3小时的高质量亲子时光。

    这是一家以木工手作课堂为主题的亲子空间,笨爸爸工房的创始人张旭健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介绍,这些工具和桌椅,都是根据爸爸和孩子的需求特别研发制作的,“不少爸爸第一次来还不习惯和孩子单独相处,来的次数多了,和孩子的关系也慢慢变得亲密了。让父爱触手可及,是笨爸爸工房的愿景。”

    高质量陪伴 让深沉父爱不再蒙尘

    “我每天的工作实在太忙了,赚钱不比陪伴更重要吗?”不少第一次来笨爸爸工房参加活动的爸爸们,还不太明白为什么妻子会为他和孩子报名参加这样的活动。在他们看来,挣钱养家、给家人提供好的生活才是他们最主要的家庭职责。

    郑州的崔先生是一名工程师,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的他常常倒在沙发上便开始刷手机,这让他的妻子很是头疼。在妻子看来,崔先生对孩子的陪伴太少,父子之间没有共同话题,说不了几句就会吵起来。于是,她便为两人报名了笨爸爸工房的活动,希望能改善父子关系。

    刚开始,崔先生的妻子还会陪着他们参加活动,生怕父子俩在制作的过程中吵起来。出乎意料的是,两人非但没有吵起来,反而在活动中渐渐磨合,彼此间有了默契。崔先生和孩子共同制作了一把“六连发皮筋手枪”,孩子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是能看得出来,他非常喜欢这把玩具枪,对它爱不释手。

    之后,崔先生又主动带孩子参加了笨爸爸工房的活动,这一次只有父子二人。他们合力做了一个小板凳,还在板凳上共同印下了手印。活动之后,崔先生告诉张旭健,他发现带孩子好像没那么难,而且还很开心。后来,他又一个人带着孩子旅行、参加各种活动,孩子开心的同时,妻子也轻松很多。

    “其实爸爸的爱一直都在,不能让它蒙了尘。”张旭健说,笨爸爸工房不仅是一个让爸爸陪孩子玩耍的地方,更是一个让他们有更多交流、让亲子关系更亲密的地方。亲子木工课上,爸爸和孩子一起做手工,随着互动交流增多,社工会为爸爸和孩子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引导,让孩子说出想和爸爸一起实现的愿望,爸爸则会思考自己可以用哪些方式高质量陪伴孩子,学习参与家庭教育的技巧。

    在笨爸爸工房里,有很多不同性格的爸爸:有独揽大权,不让孩子动手的;有只让孩子做,自己不帮忙的;还有的一味让孩子听老师的……

    如何表达父爱?该怎么陪伴才能事半功倍?在张旭健看来,陪伴孩子其实是一件技术活儿,只要增加互动时间、提升互动质量,就能让爸爸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流动起来。“我常常在课堂上听到孩子们讲,这是爸爸陪伴自己时间最长的一次。孩子崇拜的眼神、爸爸耐心的陪伴,这是一段完全属于孩子和爸爸的快乐时光。学会与孩子沟通,这就是孩子们所需要的高质量陪伴。”

    从金融高管变成“木工爸爸”

    张旭健告诉记者,创办笨爸爸工房前,他曾是一名金融高管,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他努力工作、常常出差,一年只有两个月在家,两个女儿逗逗和虎妞只能由妻子陪伴长大。

    有一年,大女儿逗逗过生日,他正在外出差,于是便买了一份礼物寄回家送给女儿。谁料,在他们电话聊天时,女儿突然问道:“爸爸,你什么时候来我们家?”“你们家?”这三个字深深刺痛了张旭健,原来在女儿心目中,他竟成了外人。

    自己奋斗的指标和孩子的幸福指标对等吗?自己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父亲角色?2016年,经过一番审慎思考后的张旭健辞掉了工作,毅然带着家人从广东中山搬到妻子郭晓利的老家河南洛阳。“我尝试让自己慢下来,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关心和陪伴。我想明白了,钱可以慢慢挣,但孩子的成长不能等。”张旭健说。

    起初,长时间的离家让张旭健与孩子们的关系有些陌生,他在家里就像个“影子爸爸”,孩子们更喜欢黏着妈妈。为了帮助丈夫更快融入家庭,郭晓利便借着出差的机会把两个女儿交给他照顾。没想到,她出差结束刚回到家,女儿便兴高采烈地向她炫耀和爸爸共同制作的八音盒。

    张旭健告诉妻子,一有空的时候,他就和女儿一起做自己喜欢的木艺,“别看它只是个木头八音盒,从设计、构思、画图到切割、黏合,再到打磨、抛光、成形、定型,制作过程中我和女儿共同克服了很多困难,这段经历对我们父女俩来说非常难忘。”

    过了一段时间,郭晓利发现女儿一直把八音盒珍藏在书包里,没想到这么小的礼物,女儿竟保存了那么久。“我希望能帮助更多像自己这样的爸爸有机会多陪伴孩子。”张旭健说。小小的八音盒给了夫妻俩灵感,张旭健和从事社工服务的妻子共同发起了公益项目“笨爸爸社区父性教育支持计划”,在经历一番探索后,他们根据爸爸和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确立了由爸爸陪伴孩子做木工的父爱空间模式。

    2016年6月,全国第一个笨爸爸工房在河南省洛阳市建成,服务4~14岁的儿童青少年和他们的爸爸们。历时7年时间,从河南到宁夏,从北京到香港,从贵州到广东,笨爸爸工房在全国各地的项目点累计达56个,已累计服务超过8万个家庭。

    鼓励和帮助爸爸们参与家庭教育

    “虽然笨爸爸工房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孩子和爸爸,但真正的付费群体是妈妈居多。”张旭健告诉记者,这说明了一个问题——现代家庭中父爱教育的缺失,“其实人生中有很多本领是需要爸爸来教的,孩子的教育应该由爸爸妈妈共同承担。”

    在张旭健看来,对于大多数父亲而言,他们会沿用自己父亲的教育模式。“小的时候,我常常受父亲批评,他是纯粹的西北汉子,教训起人来毫不心软,我心想,等我长大了,一定不能像他这样。”可等真正做了父亲后,张旭健却一样喜欢发脾气,这让他苦恼不已。“所以我特别想学习怎么做一个好爸爸,拥有稳定的情绪,懂得说积极、鼓励的话,陪伴孩子、尊重孩子。”

    作为一名父亲,同样也是父爱教育的从业者,张旭健和团队积极研发“父爱教育者培养计划”并推出线上课程,让聪明的爸爸们找到陪伴孩子的方法,他们有的和孩子一起跑步,有的带孩子去博物馆,有的给孩子讲故事……张旭健告诉记者:“两个女儿都有了明显变化,她们活泼、调皮,甚至还带有一点点豪气。尤其是原本内向胆小的虎妞,竟主动跑去找校长,毛遂自荐要做六年级毕业典礼的主持人。”

    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首个父爱教育空间——笨爸爸父爱空间落地成华区,以全区“儿童之家”为阵地开展系列活动,全方位促进儿童成长。河南省各级妇联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工作中发现,男性参与和父爱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张旭健看来,“通过开展父爱教育,倡导父母共同育儿,将有助于缓解妈妈的育儿焦虑,促进家庭和谐。父爱教育事业与推动性别平等、妇女儿童工作密不可分。”

    今年1月5日,笨爸爸工房联合创始人郭晓利履职洛阳市政协常委,提交《关于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推动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提案》,她建议以市妇联为依托,搭建覆盖全市的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支持平台,建议通过政策宣传、走访调研等措施,大力推动产假政策的落实,同时探索设立“父亲育儿假”。大力宣传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相关理念、知识和技术,并作为特色和引领,在早期托育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机构进行宣传倡导。

    “推动父爱教育任重道远,希望大家一起携手,支持男性成为更好的父亲和照顾者,鼓励和帮助爸爸们参与家庭教育,促进男性享受生育养育权利,更好地履行照护义务,实现家庭与工作的平衡,从而促进性别平等和家庭关系的良好发展。”张旭健充满期待。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