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明创建 PDF版下载

版面: 文明创建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做好兴市惠民文章

——陕西榆林文明城市创建纪实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党柏峰

    榆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河套地区和毛乌素沙地交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更是一座有着千年文化沁润的历史名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榆林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厚民生为本,蹚出了一条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治沙新路径,实现了由黄变绿、由绿变美、由美变富的嬗变。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榆林市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抓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全民共建共治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真正正让文明城市创建成为惠民工程。

    实施道德建设,培育新风新貌

    信仰信念指引人生方向,引领道德追求。

    近年来,榆林市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时代新风新貌,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为发挥道德模范和“榆林好人”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榆林连续举办九届榆林市道德模范和十届“榆林好人”评选表彰,承办2023年第三季度“陕西好人榜”发布活动,有效推动了全社会见贤思齐、争做先锋。“如今,在‘榆林好人’评选表彰活动的带动下,全市公民道德建设全面加强,市民整体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榆林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必将迈上新台阶。”2023年获评“榆林市公民道德建设杰出贡献奖”的方光玉说。

    在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方面,榆林制定150项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荐活动项目,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质增效十项措施,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851个,实现中心(所、站)挂牌全覆盖,开展228场市级示范活动,持续深化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

    此外,榆林精心组织实施“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在春节、元宵节、七夕、中秋、国庆等节日开展丰富的活动和展演,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并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项工程”。

    增强文化内涵,建设文化强市

    2月13日至24日,全国秧歌展演活动在榆林古城“闹红火”。“以前看秧歌看的是红火,现在看的是文化。”全国秧歌展演总导演张胜宝介绍,此次展演邀请了来自全国9个省(自治区)的35支秧歌队,近3000名非遗传承人和队员同台“献艺”。“秧歌展演现场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非常热闹,陕西富平老庙老鼓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榆林市民刘巧梦说。

    榆林市注重以文化人,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欣欣向荣,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近年来,榆林不断加大文化精品项目扶持力度,修订《榆林市文化精品项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一大批项目入围文化精品扶持,话剧《播火者》、广播剧《人民医生——路生梅》、广播剧《石光银》、本土电影《拨浪鼓咚咚响》、乡村振兴题材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等精品剧作屡获大奖,社会反响热烈。

    此外,为丰富市民生活、推动传统剧目走出去,榆林举办“唱响新时代 放歌迎未来”2023陕北民歌群众广场歌汇,秦腔现代戏《生命的绿洲》《楷模村》在全国多地巡演。绥德秧歌、绥德唢呐、横山腰鼓曾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精彩展演。

    榆林市各级公共图书馆还广泛组织开展主题展、读书会、好书推介等阅读推广活动,各级文艺院团持续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并在网络平台进行全程直播,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服务民生保障,建设美好生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1月10日,榆林首批9个“榆阅空间”城市书房集中揭牌,并向公众免费开放。“榆阅空间”城市书房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工程,自投入运行以来,深受市民欢迎。“后期我们还将推出延时服务、网上借阅、快递送书、你看书我买单等个性化服务。”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服务科科长李永利说。据了解,到“十四五”末,榆林中心城区将建成50个“榆阅空间”24小时城市书房,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榆林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考量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的重要评价标准,瞄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发力,每年实施民生十件实事,稳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抓住城市治理短板,坚持问题导向,榆林全面开展人行道净化、环境卫生整治、“停车难”整治等十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并以承办省十七运为契机,完成45个提升改造项目,常态化开展农贸市场攻坚行动、人居环境提升整治攻坚行动等6项攻坚行动,全面推进、集中攻坚、务求实效。

    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为民分忧解难题。2023年以来,榆林市以优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抓手,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整合全市29条“123”开头热线,并将市纪委监委“百姓问政”整体并入,实现市级四大班子所有部门全覆盖。

    城市更新加速,古城更有颜值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

    2023年6月5日,全长1393米的文化南路(榆阳路至人民路)竣工通车。改造后的文化南路宽阔平整,绿化带中的花灌木与常绿植物疏密有致,颇具观赏性。“我在这个路段做生意已经20多年了,以前这里堵车严重,下雨天雨水还会倒灌。现在道路改造完成了,临街很多商铺已经重新装修开张,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商户马文兵从这条改造后的新路上看到了以后红火的日子。

    高标准推进城市更新,可以重新调整配置城市资源,使之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2023年以来,榆林按照古城传承文脉、老城提升品质、新区彰显现代风貌的思路,大力实施城市补短板、强基础工程,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据了解,榆林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和8大片区控规基本成型,城市建筑风貌管控不断加强。以新建路为样板推开城市标准化管理,完成长乐路、上郡路等道路提升改造。其中,2023年中心城区计划实施的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生态修复、统建代建等3大类40个城市更新项目,各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如今,立体路网内通外联,公园绿地花团锦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功能逐步提升,榆林正向更加宜居的城市迈进。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