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口述 PDF版下载

栏目: 艺海回眸

版面: 口述

顾卫英:探索昆曲艺术的无限可能


    人物简介:顾卫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昆曲闺门旦教师,获得过中国戏曲梅花奖、上海白玉兰主角奖、全国戏剧文化奖首届表演大奖等奖项,在昆曲剧目《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白蛇传》《李清照》《林徽因》等剧出演主角。

    ■ 口述:顾卫英 昆曲表演艺术家

    ■ 记录:陈姝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在刚刚闭幕的2024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顾卫英始终关注着戏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如何让更多的人欣赏昆曲、爱上昆曲呢?在顾卫英看来,要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持修旧如旧、移步不换型的创作方法。

    近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的采访时,顾卫英讲述了自己如何与昆曲结缘,以及如何坚守传承脚踏实地的艺术之路——

    初出茅庐,从昆山走出来的传承人

    我与昆曲结缘,是一种巧合。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戏之祖”,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发源于14世纪的江苏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成为中国戏曲的典范、“百戏之师”。

    而我就出生在昆曲的发源地——昆山。从小我就喜欢看戏,1994年时我通过了苏州昆剧院的招生考试,以优异成绩顺利入学。在校期间,我先是受昆曲艺术家柳继雁老师启蒙,学习了昆曲闺门旦和苏剧的经典剧目,这段口传心授的学习过程是为了承袭“继字辈”老师们的传承脉络。我几乎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钻研艺术上。在1997年的夏天,学校决定邀请张继青老师开设暑期培训班,亲授《牡丹亭·寻梦》。通过整个暑假的学习,在汇报演出的当天,我得到了在场领导们的认可,从此我有了一个美称:“小张继青”。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自己在传承昆曲道路上的信心,立志成为一名昆曲传承人。

    昆曲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要博采众长。我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有幸得到昆曲名家张静娴的真传,前后花费十年的时间,潜心学习老师的代表剧目全本《长生殿》《玉簪记》,同时还得到了梁谷音、王奉梅、林萍、张国泰等南北昆曲名师的指导,继承了各位老师的代表剧目。

    学生时代的学戏之苦,不在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时要忍受的皮肉之苦,

    更重要的是那种难以达到完美表现的困惑和挫折。看似简单的一个身段、一个唱腔,在老师示范时显得轻而易举,可是当我自己尝试时,却无法完全呈现出相同的效果。这是我当时学习时的最大苦恼与困惑,当时的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无法做到像老师那样流畅自然地表演?

    后来,经过数十年的传承学习,我终于悟出一个道理:昆曲艺术的魅力和深厚底蕴正是因为它无法一蹴而就。作为一门积淀了几百年的古老艺术,昆曲的立体感和丰厚感不会让初学者轻易掌握。它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过程,才能得其真谛与神韵。昆曲的基因需要真正植入传承者的身上,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直至焕发出艺术的独特光芒。

    要想演好昆曲,塑造好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除了技巧的训练,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真正的修养。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要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等方式,熟稔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性格、矛盾冲突等,通过动作、表情、唱腔等方面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长期积累。而文化的积淀与理解是演员提升自己在舞台上表演水平的关键。

    不断创新,才能让古韵艺术焕发生机

    有传承也需有创新。在传统戏曲舞台上,我扮演了《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长生殿》中的杨玉环、《玉簪记》中的陈妙常、《朱买臣休妻》中的崔氏、《白蛇传》中的白素贞、《蝴蝶梦》中的田氏等经典剧目的角色。除传统剧目外,我还原创了两个全新的大型昆曲剧目,分别是历史人物剧《李清照》和近现代戏《林徽因》。

    对于昆曲演员来说,原创大戏是一个极大挑战。长期以来,昆曲舞台上表演更多地以古代人为主,演员们需要遵循传统的表演方式来诠释这些角色。无论是手指、手腕、腰腿、眼神,还是脚步等,都有特定的规范和程式,演员需要在这些设定的“制式”中进行表演。比如,林徽因是民国时期杰出的女建筑师、学者、诗人、作家,是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被公认为“民国女神”。要在昆曲舞台上塑造这样一位女性,用传统方式表演显然不合适,现代人物在昆曲舞台上的演绎就要求我对昆曲艺术的探索与突破。如何演好林徽因?我开始了新的思考。我在案头工作时研读了大量有关林徽因的资料,以此来深入了解她一生的经历、性格、思想和情感。最后,我读出了林徽因的温文尔雅和安静婉约,这样的人物形象与中和雅正的昆曲之美,具有天然的契合。林徽因既温润又知性,而内心却隐藏着倔强和坚毅,她始终被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并对中国古代建筑事业怀有守护与执着的精神,这与昆曲精神也不谋而合。

    为了使昆曲和当代社会契合,赋予古韵艺术新的生命,我们尝试改变昆曲的创作形式。一种方法是边唱边做,保持严谨的规范,同时注入情感饱满的表达,这样能够突出人物情感的艺术表达,为角色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也尊重历史和人物原型。另外,我们可以加入现代舞台设计、音乐、舞蹈等元素,使角色更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和情感需求。这种融合既不失艺术内在的生态和古韵的传承,又能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平衡。这样的演出不仅能够建立观众与传统文化艺术之间的桥梁,也能让大家对于优美精湛的昆曲艺术赞叹不已。

    审美随着时代不断变化,新一代人有着与以往不同的审美观。昆曲作为一种慢节奏的艺术形式,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必须坚守其精髓,才能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视野和审美中来。

    昆曲是唯美的艺术,在昆曲演员的心里,时常会想起“艺无止境”这四个字。我要让昆曲这个“古韵”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打破观念,唱响古韵昆曲的现代声音

    在教、学、演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昆曲艺术的博大精深。一个演员一辈子传演昆曲也许都不够。为了传承和普及昆曲,我们需要分阶段、有步骤、循序渐进式地计划,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我相信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可以在他们心中播下民族基因的美丽种子,让它们悄悄发芽、慢慢成长。通过“听、观、讲、教、演”的方式,从小就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效果恐怕是事半功倍的。

    让年轻的观众能够认识戏曲,欣赏戏曲之美,传播时需要恰当地传达戏曲独特的美感和艺术魅力,同时还要不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观众对昆曲的印象可能存在着“曲高和寡”或“阳春白雪”的偏见。如何打破这些观念,需要一代代继承人不断总结思考。在我教学和指导年轻演员的实践过程中,我将昆曲表演的艺术经验传授给他们;参与昆曲艺术的普及和推广活动中,也一直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昆曲。如何充分发挥好讲台和舞台的作用,为昆曲艺术的生命延续提供助力是当下昆曲人永恒的课题与使命。

    守望并不意味着守旧,昆曲艺术要在传承与传播中不断前行。我们可以借鉴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昆曲艺术的发展和更广泛的传播,甚至在世界舞台上唱响。昆曲的“星火”距燎原虽然遥远,但昆曲人仍然自信满满,尽心尽力共同保护并擦亮昆曲这张属于中华民族的“金名片”,让中国的昆曲之花姹紫嫣红、处处开遍……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