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边境线长达数百公里,海拔高达3000多米。巾帼护边员们代代相传、承前启后护边巡逻,护边巡逻小组24小时几班倒,不停走,用双脚在夏季暴雨、冬季风雪中硬生生踏出巡逻路。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王江平
山河澎湃,晨光满,巾帼护边,于无声处,久芝兰。1月19日,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数百公里边境线上,不同分组护边巡逻小组井然有序。海拔3000多米,天空云层变幻,远处雪山、戈壁与天空连接成一个整体。
沿途,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一组组巾帼护边员如从云中穿行而来,她们代代相传、承前启后护边巡逻,忠诚亦可爱。
循着新春走基层制定的线路,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采访组车辆沿温泉县护边巡逻线一路向西。车窗外,那些可爱的护边员连同陪伴他们的牧羊犬、马儿,身姿笔直,面向来回车辆行军礼,车辆减速鸣笛回礼,国之威严随泪走心。
新时代护边有了好传承
“其实你们路过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你们在车里向我们挥手、点头。车或者减速,打喇叭还礼,因为我们知道,你们肯定和我们一样是为了护边巡逻的事来的,前往的地方海拔更高,也更危险。敬标准军礼我们觉得一方面是尊重,一方面也是送别和迎接。因为奔赴最西线的不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战友。平安出发,平安归来,相当于我们的护边巡逻手语。”1月20日,来自博州温泉县扎勒木特乡浩图尔哈村的吾木提·艾尼瓦尔告诉记者,她们护边巡逻时对于很多事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情。
2016年,37岁的帕提古丽从别的乡维修分队巡逻线上转到现在的扎勒木特乡做护边员。会骑马,懂维修,性格开朗的帕提古丽成了由蒙、哈、回、汉构成的多民族护边巡逻小组大家庭的贴心人。
有一次巡逻中,暴雨伴大风,一处国旗被吹得眼看要掉落,帕提古丽果断搭上梯子去固定,结果脚下一滑,摔了下来,帕提古丽下意识把国旗护在怀里,人摔了一身泥水,国旗干净完好。帕提古丽告诉记者,在护边人心里,护卫国旗比生命都重要。
采访中,许多护边巡逻姐妹告诉记者,有些巡逻线路上狼、棕熊、雪豹等大型野生动物较多,全年气候恶劣,夏季暴雨、冬季风吹雪经常导致人员车辆巡逻困难。即使夏季天气晴好,人员、车辆巡逻时,也不能放松警惕。在海拔3800米的地方巡逻,最容易引发胸闷、头疼等高原反应。她们的丈夫,亲人,姐妹可能就在那些地方巡逻。
帕提古丽告诉记者,有时候下暴雪,24小时护边巡逻小组几班倒,不停地走,用双脚把巡逻路硬生生踏出来。有的姐妹衣服都被冻出了冰碴,里面的内衣被雪水浸透,鞋和半截裤子都湿透冻成冰。有时候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巡逻回来,头上、眼睫毛、口罩上都冻满冰霜。帕提古丽跟姐妹们戏言,这些是纯天然的睫毛膏,且免费。
如此艰苦,有时候,好心的家人和朋友也会给她们介绍其他工作,但没有人动心。“我们喜欢这身迷彩,虽不挂军衔,但我们一样用军人标准要求自己。我们生长在这里,就是想留下来为家乡做点事。而且家乡也并不差,一年四季都特别美。国家强大,人民幸福,我们一点不觉得苦。这些行为习惯和爱国感恩思想都会传给孩子们,家风家教家训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帕提古丽说。
守好祖祖辈辈的家
浩图尔哈是博州温泉县扎勒木特乡一个毗邻边境的牧业村,进入11月后,周边的远山和土地已被白雪覆盖。20日一早,欧托哈忙着给护边巡逻姐妹做饭,爱人欧龙巴依尔则忙着给羊圈里的50多只羊、25头牛喂草料。
欧托哈和爱人是土生土长的温泉人,从小就在这里一边放牧巡逻一边护边。过去欧托哈家离县城有九公里的路程,生活用品都要到县城里买,他们生活困难,连自行车都买不起,只能徒步去县里。
如今,他们每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都拥有了,现在的生活让他们觉得幸福,满足。
“以前住土坯房,没水没电没煤烧,现在有电视、有自来水、有电暖器,还有手机,可以上网,家里那个干净、整洁,一点不比城里差。柏油路铺到家门口,社保医疗全覆盖,真是不知比祖辈们好到哪里去了。”欧托哈感恩地说起新生活。
欧托哈和欧龙巴依尔都生于“守边家庭”。
欧龙巴依尔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常听爷爷说:“这里是我们的家,一定要守好。”
20世纪50年代,欧龙巴依尔的爷爷搬迁到离温泉县九公里的地方搭建了一个小毡房,用石头架起一口锅烧水做饭。遇到下雨天生不着火,就啃一口干馕,一边放牧一边护边。
20世纪70年代,爸爸当了民兵,接过爷爷的班,继续守边。
到了1985年,18岁的欧龙巴依尔又接过爸爸护边巡逻的接力棒,当了民兵,一守就是半生。
平时放牧时,欧龙巴依尔会查看边境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停下来仔细查看,遇到边境铁丝网有损坏的,还要掏出随身携带的工具进行修补。
看似平静的护边巡逻,会遭遇洪灾、旱灾,“小咬”叮咬,常会与狼和极端天气遭遇。作为妻子的欧托哈总是为欧龙巴依尔担心,在照顾家庭之余,尽量帮助护边巡逻员做好后勤工作。
欧托哈娘家人都在乌鲁木齐生活,有自家的公司,效益很好,他们多次邀请欧托哈夫妇去那里生活,都被谢绝了。欧托哈总对女儿说:“我就生在这个地方,长在这个地方,这是祖祖辈辈守的家。我喜欢看这里的星星,听牛羊叫,走有香草味的山路,在这里心里暖和。”
欧托哈还在浩图尔哈村为女儿留下了一套房子,告诉女儿不管走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这里。
在护边巡逻采访中,扎勒木特乡护边员中队的妇联主席宝音德力格尔向记者介绍,妇联工作开展到边境线所有执勤点,各族妇女忠诚卫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建功新时代成标配。
记者离开时,护边巡逻沿线,巾帼姐妹的身影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映衬下,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