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妇联组织改革向纵深发展,强化引领、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实效,利津县妇联依托县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执委工作站,探索了“一名执委带动一群组织,一群组织服务一方女性”的履职新模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薄艳芳
“马姨,我是佳佳,我的鲜花店就要开业了,想请你们来剪彩。我要让那些帮助我的阿姨、姐姐们放心,我能自食其力了……”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妇联执委马红君接到了一通电话,让她甚感欣慰,她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分享到“执委工作站”微信交流群。
三个月前,一位头发花白、穿着破旧的老人经村妇联介绍,来到利津县妇联执委工作站。他哭诉说,25岁的女儿佳佳,因母亲突然离世遭受打击,一蹶不振,大学毕业后一直不愿就业,处于半自闭状态。老人非常苦恼,为此寻求帮助。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马红君立即带领志愿团队进行家访,一方面核实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深入了解佳佳的情况。回到执委工作站,她几次召集相关社会组织负责人进行研究,制定详细帮扶计划。心理协会、公益法律服务协会、义工协会、巾帼创业团队等多个组织协同介入为其提供一系列帮助。佳佳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也找到了谋生的工作。
2020年,为推动妇联组织改革向纵深发展,强化引领、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实效,利津县妇联依托县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执委工作站。工作站由县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四级主任科员、县妇联执委马红君任站长,管理130个社会组织。探索了“一名执委带动一群组织,一群组织服务一方女性”的履职新模式。
“执委工作站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妇联执委的‘联’字优势,加强了与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的横向联系。”马红君说,“我负责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工作,同时也是一名妇联执委,工作站的建立为我和各社会团体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马红君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执委工作站设立活动室、培训室、心灵驿站、爱心妈妈工作室等,解决了妇联执委履职无阵地的难题。
为实现服务专业性、多样化,工作站成立素质提升、关爱维权、巾帼“双创”、爱“家”宣传、心理咨询、爱心妈妈等六个团队,为妇女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全年为167名妇女、126名儿童、81个家庭提供了服务。
为充分调动妇联执委履职积极性、主动性,利津县妇联专门对执委履职联办项目进行安排部署,建立执委履职制度、轮值制度,推行“拉呱”议事会,妇联执委定期进网格、进家庭“拉呱”,收集妇情民意,实现与妇女群众轻松沟通零距离。县、乡两级妇联执委共申报履职联办项目230个。要求执委亮身份、签承诺,以“三张单子”(一张履职清单、一张执委联系卡、一本履职档案)推动履职联办项目实施,将执委服务广大妇女工作责任化、具体化落到了实处。
工作站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妇联执委的行业优势、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一名执委带动一群组织,一群组织服务一方女性”的履职模式,提高了妇联组织在妇女群众中的辨别度和影响力,增强了社会对妇联组织的信任感、归属感,打通了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