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吴苏锦 发自北京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7位委员接受媒体采访。粮食安全、生命安全、网络安全……委员们坦诚回应关切、畅谈履职心声。
粮安天下,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种子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稳定在470公斤左右,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这些年,我国粮食绝对够吃,这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讲难能可贵,也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但粮食安全的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他表示,要让国人吃饱吃好,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过“十三五”育种科技攻关,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可以说,“中国粮”主要用的是“中国种”,我们的大米品质也好多了,更有“米香”了,这些都是种子科技的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敖虎山关注的依然是“生命安全”。他再次通过“委员通道”呼吁,全民重视心肺复苏学习,政府促进AED(全称“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并建议将每年的1月20日设立为国家急救日,从国家层面重视心肺复苏和急救体系建设,提升大家的应急响应能力。2018年委员通道上,敖虎山手提“救命神器”AED上场,首次呼吁国家重视心肺复苏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加AED在相关场所的配置率。敖虎山欣喜地说:“在广大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我们取得了非常喜人的进步。在深圳,AED配置数量已经从2018年的500台增加到了5000台,而且成功抢救了23名病人。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AED要在公共场所全覆盖。教育部也发文把心肺复苏纳入学生课程。”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网络安全风险也日益突出。这不仅事关国家安全,也与老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网络安全是数字化战略的底座。有了网络安全保障,我们的数字化战略才能发展得更好,走得更快、走得更远。”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分享了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屡获奖牌的“密码”。在张海迪看来,首先是运动员们奋勇争先的精神,他们刻苦训练,为祖国荣誉而战的决心是胜利的保证。张海迪说:“一个人无论身体健康还是残疾,都要有一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就能够实现梦想、创造奇迹。”她还在现场呼吁大家为运动员加油:“运动员们都在积极备战,请大家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上为运动员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