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评论员 韩亚聪
用“纸短情长”来形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谓恰如其分——
1.6万余字的完整版和1小时左右的总理作报告时长,与以往相比精简了不少。但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信息量很大,民生情怀满满。
从创业就业到生态保护、从教育到医疗、从消费到住房、从乡村振兴到应对老龄化……一项项关乎民生的谋划和举措,既“情真意实”又“货真价实”。“各级政府都要节用为民、坚持过紧日子,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的深深承诺,流露在报告的字里行间。
历经磨砺方知珍惜。无论是疫情考验还是脱贫攻坚,党和国家对家庭幸福与个人成长的深情聚焦始终如一,我们更懂得一切美好来之不易,也更读懂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大国温度”。
百年大党的人民情怀就蕴含在关乎民生的“一枝一叶”里。百姓生活的诸多热点、焦点、难点,都在报告的“民生清单”里得到正面回应。可以看到的是,一切都在变,我们站在历史交汇点,进入新发展阶段,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一切又不变如初,“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初心依旧清晰而坚定。
满满都是民生,幸福值得期待。《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一个个“民生密码”,是我们每个人奋斗追梦的后盾和底气,也是“家国两相依”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