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两会特刊 PDF版下载

版面: 两会特刊

“两高”报告亮点多

以法治之力撑起妇儿“保护伞”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两份工作报告“出炉”。过去一年,最高法、最高检为妇女儿童权益做了哪些工作,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为你一一梳理。

    最高法

    ● 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对挑战法律和社会伦理底线、针对儿童犯下的各种严重罪行决不姑息。再审“百香果女童被害案”,对强奸杀害女童的杨光毅依法改判并执行死刑。

    ● 审结婚姻家庭案件164.9万件。在2020年一审民商事案件中,婚姻家庭继承纠纷占比12.4%,离婚纠纷约124.2万件,排名第二。会同全国妇联等单位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完善家事调解、家事调查、心理辅导等制度,保障婚姻自由,促进家庭和谐。

    ● 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2169份,探索将家暴防治延伸到婚前、离婚后及精神暴力等情形。

    ● 山西、辽宁、广西、重庆、宁夏等地法院完善反家暴联动机制,筑牢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免遭家庭暴力的“隔离墙”。

    ● 审理职场性骚扰损害责任案,让性骚扰者受到法律制裁。

    ● 贯彻实施民法典。重点开展涉及物权、担保、婚姻家庭、时间效力等一批配套司法解释制定工作。

    ● 严惩网络欺诈、假借“以房养老”坑害老年人等违法犯罪。依法制裁“强行啃老”、理财骗局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行为,严惩虐待、遗弃老年人犯罪,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美德。

    ● 认真贯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出台加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意见,完善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

    ● 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安徽、山东、湖南、陕西、兵团等法院推进少年家事法庭建设,确保未成年人得到特殊、优先保护。

    ● 审理未成年人直播打赏无效案,直播平台全额返还158万元打赏金。

    ● 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但对主观恶性大、手段残忍、屡教不改的依法惩处。

    ● 会同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等开展寒假关爱儿童活动,把法治安全教育送到儿童身边。

    ● 开展法官进校园、上讲台活动,法院领导干部和法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校外法治辅导员,用生动案例帮助青少年增强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与全社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魏晶晶等29名法官因超负荷工作或遭受暴力伤害等原因牺牲在岗位上。湖南法院周春梅法官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因拒绝说情打招呼遭到歹徒残害,血染法徽,用生命捍卫了司法公正!

    ● 针对加强妇女儿童司法保护的建议,加大反家暴力度,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

    ● 2021年将切实实施民法典,提升我国民事权利司法保护水平。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贯彻实施刑 法修正案 (十一)。

    最高检

    ● 对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起诉5.7万人,核准追诉“南医大女生被害案”等35起陈年命案。

    ● 结合办案,就整治网络黑灰产业链、提升移动互联网监管执法能力、加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力度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第六号检察建议,抄送公安部等部门,共同推进网络秩序综合整治。

    ● 发布“反抗强奸致施暴男死亡案”等6起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诠释正当防卫理念和规则,坚定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 用好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对因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等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应救尽救”,防止因案致贫返贫。救助3.2万人4.2亿元,同比分别上升55.2%和61.3%。

    ● 湖南检察机关办理一起涉黑案时,发现被害人遗孤无人照管,在安置、救助同时,协调民政、教育部门解决其监护和就学问题。

    ● 与全国妇联完善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协作机制。

    ● 从严追诉性侵、虐待未成年人和拐卖儿童等犯罪5.7万人。

    ● 会同有关部门建成1029个“一站式”办案场所,询问、证据提取等尽量一次完成,防止“二次伤害”。

    ● 对监护人侵害和监护缺失,支持起诉、建议撤销监护人资格513件,是2019年的6.3倍。

    ● 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既应依法惩戒,更要教育帮扶,重在转化。起诉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3.3万人。

    ● 对罪行较轻并有悔改表现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1.1万人,占审结未成年人案件总数的21%,同比增加8.3个百分点。

    ● 福建福州检察机关探索运用督促监护令,促家长履行管教义务。

    ● 湖南检察机关办理校园性侵案发现,某校2名负责人知情后既未调查核实也未向有关部门报告,依法以玩忽职守罪追究刑事责任。

    ●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吸收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教育部等推行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教职员工入职前查询违法犯罪记录制度。

    ● 针对网络侵权多发、个人维权困难,抓住两男子偷拍取快递女子并在网上造谣其出轨的典型案例,指导浙江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公安机关以涉嫌诽谤罪立案侦查,自诉转公诉。

    ● 2021年将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律规定,对涉及未成年人的诉讼活动、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预防工作开展法律监督。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