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苏锦
2021年,是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严慧英为尘肺病患者奔走的第八个年头,从建议修改《尘肺病防治条例》、加大对尘肺病的防治宣传力度到建议修改职业病防治法,她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关注这一群体,为他们做一些事情。
八年
从对尘肺病群体一无所知,到持续八年的关注帮助,这一切缘于严慧英委员在2014年初偶然参加的一场关于尘肺病的研讨会。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尘肺病。”听完尘肺病患者的现场讲述,严慧英委员被这一群体的遭遇深深触动。第一次看到病床上骨瘦如柴的患者时,她努力控制自己眼圈里的泪水,更加暗暗坚定了决心:“我是全国政协委员,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抹去眼泪后,严慧英委员立即开始了行动。
几年来,她认真研究各种政策,甚至拉上自己的女儿一起去各地做志愿者,捐款捐物,到各地去看望尘肺病患者,并整理了大量一线调研资料,形成提案,带到全国两会。仅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就提交了有关加大尘肺病防治宣传力度、通过立法方式放开尘肺病诊断、加强有关尘肺病农民工医疗救治和工伤保险等建议。
严慧英每年全国两会都会为尘肺病人发声,这一坚持就是八年。
回应
尘肺病患者让严慧英委员既心疼又感动。“有一对20岁出头的夫妻,患病后家庭陷入了困境。但现在他们一边积极治疗,还一边学习法律知识,帮助身边的农民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患者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感同身受地去关怀他人,这种爱心传递也给了严慧英委员莫大的支持与鼓励。
更让严慧英委员感到欣慰的是,这么多年的四处奔波与共同努力,有了回应:
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着力加强农民工尘肺病源头治理,大力推进农民工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认真做好尘肺病诊断鉴定和医疗救治工作等;
2017年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强调要强化源头治理、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加大职业卫生监管执法力度;
2019年,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多项举措剑指尘肺病诊断难、保障难、落实难等突出问题。
“这些年,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帮助,让尘肺病患者的状况已经有了改善。”严慧英委员说,她还要继续努力下去,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
家风
“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严慧英委员的家风。
她的爷爷严济慈,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也是我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奠基者之一。回想起与爷爷相处的时光,严慧英委员印象最深的就是“爷爷对于品德习性的严格要求”。
家里来客人,不管是声名显赫的李政道、杨振宁,还是送信的邮差,爷爷对她都是一样的要求:送客人时要把人送到门口,认认真真说“再见”。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
正是这样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让严慧英委员把真诚做人、踏实做事、认真履职当成自己的工作信念。她眼里有大爱、心中有大义、肩上有担当,正如尘肺病患者写给她的诗一样,“从认识你的那一刻起,你用你的温柔和善良,守候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