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个中央一号文件。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何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如何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报全媒体记者在第一时间发回了各地结合实际,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为抓手,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
在江西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有个颇具知名度的“蘑菇小镇”。小镇位于章贡区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顺着彩色的沥青公路蜿蜒而行,“蘑菇小镇”犹如一幅美丽休闲乡村的画卷,在游客面前铺展开来;
多彩的民居,灵动的壁画,走进横峰县姚家乡“好客王家”,如同进入了童话世界。作为名副其实的秀美乡村,“好客王家”同样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更是优美环境的受益者;
……
与“蘑菇小镇”“好客王家”等类似,在江西,2020年收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带来了很多扑面而来的新变化。随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江西也必将与全国各地一道,再次吹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号角。
事实上,关于农村人居环境,以往“远看像幅画,近看脏乱差”这样的尴尬场景并不鲜见。如何让旧貌换新颜?如何实现既要“面子”,又有“里子”?江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和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基础工程,构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支持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努力打造美丽生态宜居乡村。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江西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为重中之重,严格对标行动目标,聚焦一类县,采取点对点的方式加大督导推进力度,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同时加强改厕全过程技术指导,确保每个乡镇有1个改厕技术员和1支专业维护队伍、每个村有1名改厕明白人。
为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江西各地巩固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域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加大农村生活污水管控力度,协同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村民参与的同时还需要有一个好的监督机制。”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西在全国创新建立省市县三级统一监督平台——开通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群众可通过平台以发送实时语音、上传现场图片等方式,对当地农村改厕、村庄垃圾、生活污水、村容村貌等相关问题进行投诉举报和政策技术咨询,形成自下而上的畅通监督及沟通机制。
在过去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江西曾提出明确目标:全省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庄干净整洁,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建成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
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村各不同,为此江西在省级层面只提供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村情的整治路子。同时注重发挥试点示范的引领作用,以点的突破带动全面提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防止一哄而上、生搬硬套。
随着乡村的颜值越来越高,全省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而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妇女的作用不可替代。
赣州市开展的“赣南新妇女”运动成为该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赣南新妇女”运动旨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客家传统美德,大力破除包括不讲卫生在内的各种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为助力村庄清洁,赣州市发动该市5万余名村妇女小组长,并带动广大农户把屋内及庭院的环境卫生搞好。
在江西各地,像“赣南新妇女”一样的队伍有很多,一支支志愿者队伍,行动在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的第一线。该省各地还通过开展卫生庭院评比、美丽家园创建、红黑榜评选、积分兑换等活动,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广大农民主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中来。
此外,该省还注重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摒弃陈规陋习,让绿色健康卫生理念深入人心。全省各地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推行“民事民议、民事民筹、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评”的“五民工作法”,不少卫生环境“薄弱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后变成了经济富美、环境优美、村庄亮美、民风淳美、生活和美的“五美乡村”。
江西各地的这些做法契合了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要求,尤其是在“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等文件要求上,该省更是积极行动。早在今年2月份的春节期间,该省便向全省广大农民朋友发出“村村户户搞卫生,干干净净过春节”村庄清洁行动的倡议。倡议从养成卫生习惯、增强健康意识;清理乱搭乱建、打造绿色庭院;规范畜禽养殖、建设生态村庄等6个方面号召农民朋友再次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