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朝晖
一位三十出头的女子觉得:闺蜜和同事都有几个奢侈品包,而且周围人的消费水平都挺高。所以,她也一狠心,攒了四个月的工资,买了平生第一个两万多元的包。没想到遭到先生的强烈反对,说她太爱虚荣,不知道家里要还房贷,孩子马上上学又要花一笔择校费。 先不判断到底谁对谁错,更重要的是别让矛盾激化,少让感情受伤。
有的妻子认为自己的钱是零花钱的想法不够理性,若对方收入很高,又认可你这种想法,你的零花钱论才可以操作。否则,都是工薪阶层,两口子得一起支撑这个家。
欧亨利在《麦琪的礼物》中写了这样一对夫妻,为了给丈夫买一条白金表链作为礼物,妻子卖掉了一头秀发。而丈夫出于同样的目的,卖掉了祖传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发梳。然而,现实生活这么过却不现实,过度牺牲并不可取。
夫妻间,若有一方愿望过于强烈,就依从并满足吧。而另一方,得到满足,也要用满足对方做交换。
什么样的消费愿望都值得尊重,但达成消费的方式还需三思。还要教育我们的孩子,有的东西,在某个阶段得不到是正常的;有的东西,就是努力了,得不到依旧是正常;但努力会让得到的概率加大。
(作者系知名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