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我30岁,2019年领证。领证后在确定举办婚礼时间时,公婆找人算日子,说我那一整年都不能结婚。为此我和老公大吵,后面作罢。
年底,公公癌症复发,第二年年初去世,再也没人说婚礼一事。近期身边比我们晚领证的人筹办婚礼,我又提起此事,结果两个小姑子大力反对。我跟老公又大吵一架。
另外就是他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认识。平时房贷是他还,车贷我还,生活用品嫌我买得贵也是他买。这样他每个月基本没什么钱了。
一次,购房首付时借别人的2万元,我直接还了,对他说:“用我的钱还的。”他非常不满,说我不应该这么说,是因为他的付出我才能存到钱,是我们的钱,不是我的钱。
我想不通,他觉得他的工资就是他的,而我的工资是属于两个人的。我说:要么你把所有钱给我,要么就按照工资比例折算,我以后也付房贷加车贷。他说,那就把所有的钱都给我。我表示我本意就不想管钱,现在更迷茫,我和他家人的关系都不好。从恋爱到领证在一起五年,他很多时候都没有丈夫的责任感,在家就想当大爷,什么都不干。我这段婚姻的问题在哪呢?是否还有救?
颜欢
A:
颜欢,你好!
你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明明已经结了婚,成为了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在自我意识和生活习惯上却没有建立婚姻的概念。
没办成婚礼成了你的执念,仿佛没有这个仪式感的开启,你们就不是一对夫妻。你们顶着夫妻的名头,过着男女朋友的生活。然后又因为领了证,感觉被套牢了,所以把一些本来是婚姻当中正常的生活都当成了负担。
说得再直白点,你们的婚姻变成了一锅夹生饭,怎么加水再焖都感觉不是那么好吃了。比如在夫妻共同收入的支配上,他说的没错,你的钱也是你们的钱,他负担了房贷和生活费的大头,你只给了车贷,是小头,所以你能存下钱,这也是客观事实。
可你不满意,觉得他小气算计,然后他说可以把钱都给你,由你来统一支配,你又说你本意不想管钱。
如果你真的想要把婚姻经营好,还不赶紧趁势接管他的收入,掌握了家庭的财权,才是婚姻生活中安全感的来源之一啊。
你的案例非常典型,又是一起只谈感情,不谈现实,连婚姻规则都没有建立起来,就盲目走进婚姻的典型。
结婚之后才发现,钱怎么用没有共识,对待双方家人的关系没有默契,家务的划分也极不清楚,那你们这场恋爱都谈啥了?
著名心理治疗师、家庭治疗创始人萨提亚在《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这本书中提到这样一个理论:“每对夫妻关系都包含三个部分:你、我和我们;两个人,三个部分,每个人很重要,每个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部分都使其他部分变得更为可能。”
夫妻之间的爱情能不能在婚后持续取决于如何运作这三部分,这对婚姻非常重要。比如夫妻需要共同决定一些原来只需一个人处理的事情——金钱、习惯、休闲、工作以及宗教,“爱是一种感觉,能让人开始一段婚姻,然而也是日常的生活——他们的过程,决定他们的婚姻会如何进行。”
选择一个人结婚,不仅是因为对这个人有感情,还因为你能预料到对方在婚姻当中会是一个很好的伴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事前对未来婚姻中的模式有过交流和探讨,收入怎么分配,家务事如何分担,双方家人以什么原则来交往,每一桩都应该经过双方的认可,达成共识。
不要轻易离婚,因为你们根本还没有真正的结婚过。今后试着好好沟通一下,适应彼此已经是丈夫和妻子的角色的转变,建立一套婚姻中的相处模式,逐渐适应婚姻的要求。
恋爱5年感情应该是够的,差的就是某些话没有说透,每天总是埋怨和唠叨会让双方都不舒服。
爱情可以靠激情维护,而婚姻,则复杂得多,婚姻中的感情更为现实,它必须来自一个人的心甘情愿,如果没有足够的获益爱,就会像种子没有阳光和水分一样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