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徐旭
□ 谢丽勋 赵国骁
在祖国西南边陲中越边境河口口岸,有一群笑容灿烂、英姿飒爽的女警官,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却用柔弱的肩膀在国门下撑起了边检事业的“半边天”。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是由女民警为主构成的边检执勤队,被称为女子执勤队,它于2013年组建,2015年被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其所属的女民警多次被中央、省、州等各级评为最美云岭国门女警、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女子执勤队的人员走了一茬又一茬,但她们始终把女子执勤队的优良传统延续下来,坚守在国门和边境上,无私奉献,就像那娇红似火的木棉花绽放在国门下。
坚守国门,花开何须绿叶衬
河口口岸作为中越边境云南段出入境人流量最大的口岸,公路、铁路交通十分便利,是我国连接南亚、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在疫情前日均出入境人流量达2万人。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边检民警面临着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风险。
姚琪是这个队里的业务骨干,来自湖北武汉的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河口边检站,当上了一名检查员。
疫情初始,得知家乡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并封城,父亲还参加到了武汉雷神山医院援建工作中,姚琪内心很是焦急。对别人来说“上阵父女兵”可谓一段佳话,但只有同样面临病毒感染风险的姚琪自己知道,父亲承受着多么巨大的心理挑战和感染风险。可父亲却反过来宽慰她:“保护好自己,不用担心家里,我们都会平安无事。”
受到父亲鼓励,姚琪更加坚定了坚守国门“三尺验证台”的信念。那个时候,正是姚琪与爱人相约回家订婚的日子。“口岸没了你难道就不转了?”为此,姚琪的未婚夫还有些不忿。
她向爱人说道:“如果国门没守住,内地哪能平安和谐的办婚礼呢?等到疫情散去,我们再回到武汉,一起看樱花!”姚琪相信,春天一定会来,家乡的樱花依然娇美动人,浪漫的婚礼也将如约而至。
无私奉献,火红硕朵映彩霞
为了做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工作,河口边检站女子执勤队还主动担负援助执勤任务较重单位的工作,向货运通道和边境增派执勤警力,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边境一线防控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王楠是女子执勤队援助北山货运通道的女警之一,凭借一口流利的越南语,她还担任与越方警务联络的翻译,负责通报中越双边口岸流量预警信息、帮助协调解决双边车辆通行问题。
为助力口岸高效通关,王楠和同事组成了“巾帼服务队”,利用学雷锋日、法治宣传等时间节点,向口岸的贸易企业宣传最新的出入境法律法规政策与口岸疫情防控要求,发放宣传单和手册,通报近日口岸流量高峰时间段,有效帮助出入境贸易企业正确开展报关报检工作,合理选择车辆通行时间,受到了涉外企业和口岸工作人员一致赞誉与好评。
情暖边关,化作春泥更护花
“1992年,山腰分站官兵与驻地群众包叔结下了难舍难离的鱼水深情。近30年来,包叔无偿帮助部队建营房、帮助新兵解决生活困难,分站官兵经常帮助包叔干农活、修路,把包叔当作‘父亲’和‘编外教导员’。一代又一代,从包哥叫到包叔、包爷爷,这份浓浓的鱼水情,始终在传承和延续。”这是女子执勤队副队长黄蓝紫在当地2018年度十大暖新闻发布会上向大家讲述的警民鱼水故事。
黄蓝紫个头不高,干净短发,戴副宽边眼镜,看上去还透着一丝书卷气,说起话来声音轻风细雨,让人觉得秉节持重。初来河口边检站的黄蓝紫就经常听大家讲起包叔和河山腰分站的故事,对包叔感到无比敬佩。正巧山腰分站与包叔的故事入选红河州2018年度十大暖新闻,于是黄蓝紫被站里推荐参加了发布会,全面了解了包叔与山腰分站的成长。随着公安边防部队体制改革,山腰分站编制被撤销,感动于包叔和山腰分站所结下的深厚情谊,黄蓝紫便与所在的女子执勤队接下对包叔的帮扶工作。每逢春节、五一、中秋等节日,黄蓝紫都会带着女子执勤队的民警到包叔家看望。她说:“包叔为我们做了几十年好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去年,女子执勤队共查验出入境人员67万人次、汽车25万辆次,中越国际联运列车1500列次,查获在逃人员47人,协助海关转运涉疫高风险人员1029人,保障口罩、手套、防护服等1200余万件(只)防疫物资高效通关,为维护国门安全和疫情防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