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项丹平
为什么“水至清则无鱼”?水下藏着什么生命?为什么通惠河废弃了漕运功能?3月22日,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五六年级的一群学生,沿着通惠河行走2小时,边走边听北京建筑大学博士“老师”们的讲解。这是孩子们在“世界水日”零距离学习了解关于水生态、水质、节约用水的相关知识。
2021年3月22日是第29届“世界水日”,今年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同时,3月22—28日,也是第34届“中国水周”,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我国用水效率达世界平均水平,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近年来,通过水利部门和全社会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我国用水节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0年国家节水行动大力推进,国家用水定额体系基本建成,用水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国年用水总量总体维持在6100亿立方米左右,北方部分省份用水量实现零增长,南方丰水省份用水量也进入微增长阶段。2020年完成了第三批350个县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建成1790家节水机关、298所节水型高校。
据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统计,全国用水效率近年来明显提升。2019年全国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60.8立方米和38.4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24%和2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则从2015年的0.536升至0.559。“我国三项主要节水指标均提前实现了国家节水行动2020年目标。我国用水效率总体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大致相当。”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许文海说。
节水,正从每一个家庭“拧紧”水龙头开始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特大型城市,长期以来一直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行行政区域和行业用水总量控制,实现了“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新水零增长、生活用水控制增长、环境用水适度增长”的控制目标。在生活节水方面,北京实施居民家庭阶梯水价,2016年5月1日起上调非居民用水水价,并首次实行城六区与其他区域差别化价格政策。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创建节水型单位(企业)1.5万余个,节水型小区3763个,全市16个区都完成了节水型区创建工作。
节水不仅是政府的事,也与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特别在生活节水方面,北京市民们更是不甘落后。
每天吃过晚饭,北京市民欧阳湘萍将碗筷放进水盆,拿出了用矿泉水瓶装着的自制洗洁精,配方是3份果皮、10份水再加1份红糖,洗碗时和茶籽粉一起用,清洁效果跟洗洁精一样,却可节省大量水。“没有污染,还有利于回收。”欧阳湘萍热情地向亲朋好友推荐她的节水小发明。
欧阳家的节水妙招还有不少。比如在洗衣机下方建蓄水池,回收洗衣后排出的废水,在洗衣机上方安装200升水箱和小型水泵,将蓄水池的水抽到水箱中储存用来冲马桶。家里的洗澡水也都用浴缸存住,回收到水箱中进行二次利用。欧阳湘萍说:“北京是一座缺水城市,如果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节约一点水,积少成多,将会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2020年,欧阳湘萍被评为全国妇联“绿色生活让家更美”绿色家庭创建行动的绿色环保家庭典型。在北京,像她这样的节水“达人”越来越多。而且,节水正从许多家庭“拧紧”水龙头开始。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推出一系列高效节水器具推广政策和激励机制,累计换装高效节水器具80万套以上,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由2013年的95%提高到2018年的99.4%。可以说,绝大部分北京居民都加入了节水大军。
3月23日,北京市民王女士拿着《北京市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推荐名录》,在玉泉营家居市场挑选自家的高效节水淋浴器。“买名录里的生活用水器具,不仅可节约用水,还可享受20%的补贴。”王女士向记者介绍说,自从知道这个名录,她亲戚朋友家的生活用水器具就都在名录里挑了。她说:“我们就是普通市民,平时也会注意及时关闭水龙头、在洗菜做饭时少浪费水。现在有这么一个方式为节约用水尽自己一份力量,真的很高兴。”
“现在洗澡,都会规划好每个步骤,一点不浪费。”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小李拿着一张卡片对记者介绍说,刷卡后出水计时,用完水拔卡结束。学校澡堂墙上的宣传牌写着“少洗一分钟,节约7升水”。目前北京全市高校公共洗浴等场所全部实现IC卡计量收费系统。市属22家三级甲等医院开展节水改造,改造率超过80%,服务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北京府学胡同小学一位教师表示,希望通过开展水文化通识课和走河实践环节,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河湖水系,增强学生保护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节约用水的意识。一位同学说:“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水环境和节约用水的知识,我回去也要告诉爸爸妈妈和朋友们,我们都要节约用水,保护我们的环境。
我国节水潜力还有较大空间,节水中国你我同行
尽管我国节水成效显著,但节水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经测算分析,全国节水潜力还有空间,2025年全国总节水潜力为298亿立方米,2035年全国总节水潜力为614亿立方米。
水利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建立节约用水工作部协调机制;启动实施黄河流域的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加强流域重点用水户超定额用水的专项整治;推动200个以上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持续强化节约用水监督管理,对超定额超计划用水单位进行处理;推广滴灌、空冷等高效节水技术,加大节水器具在民众中的普及力度等。
如今,田间的滴灌水管,工厂的回收水箱,家里的节水龙头……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节水行动已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节水中国你我同行,倡导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单位、一个区、一个城市,爱水、护水、惜水、节水,正成为一股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