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江城镇侯家沟村委会张家头村、陈家头村坚持“以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发挥妇联执委和议事会作用,积极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集中整治家居环境、村庄环境”的思路,明确了项目化推动妇联改革的工作方向。坚持支部引领、妇联带头、群众参与,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5520”
这串数字对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江城镇侯家沟村委会张家头、陈家头的村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几个数字见证了我们村的变化,也蕴含着我们不断改变的决心。”巾帼志愿者张小琼说。
“5520”,是村庄面貌整治的新起点。即党员和妇联执委带头、妇女带动,发动村民每周五和每月5日、20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这是张家头村、陈家头村近年来变美的开端。据了解,2019年以来,两个村坚持“以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发挥妇联执委和议事会作用,积极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集中整治家居环境、村庄环境”的思路,明确了项目化推动妇联改革的工作方向。
两年时间过去了,加起来不过160户501人的张家头、陈家头村民小组,打通了基层治理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美丽蝶变。
“双色联动”,村庄变美
从翠大线进入张家头村,沟渠里流淌着清澈的潺潺溪流,道路干净整洁,走遍全村看不见一个烟头或纸屑。
“我们张家头村几乎家家都种着韭黄,到了割韭黄的季节,大家都是扎堆捡韭黄,不免掉下许多菜叶。可是现在任何时候来我们村,都看不到一片废弃的菜叶乱丢在路上。村民们捡完韭黄后都自觉并且及时地清理干净。”看着洁净的街道,张家头妇联执委宋竹焕自豪地说。
据介绍,为了整治村庄面貌,张家头和陈家头村民小组坚持支部引领、妇联带头、群众参与,以此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5520”整治活动,就是重要举措之一。该活动建立了“每天清扫10分钟”工作机制,村民每天早晨打扫卫生10分钟后再下地干活儿,做到“三清四无”,即清路面、清空地、清沟渠,无垃圾、无杂物、无污水、无污渍。
同时,通过“双色联动”进行网格化管理。两村发动党员红、巾帼粉“双色联动”,由一名党员带一至多名巾帼志愿者,划分责任区进行网格化管理,两个小组共划分20个网格,达成17条街道159户全覆盖。
两村还建立了督查和奖惩机制。各网格每周检查并督促各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每月召开网格联席会议,评出当月“整顿户”“提高户”和“示范户”,并张榜公示,写进文明乡风记录簿和陈规陋习记录簿,并与年底分红挂钩。通过示范带动,整顿户从最初的20多户逐步减少直至“清零”,村民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卫生习惯。
“以前张家头村堆石头、堆粪堆、堆柴火的多,车子也被堵得进不了村,整个村子的环境都很混乱。通过清理整治后,街道变宽了,大家都感到环境舒适了,外面的人来到我们村后都觉得环境很漂亮,我们自己也很自豪。”侯家沟村党总支书记秦文生说。
巾帼发力,建设“三美”
“一开始没有这么多花,我说大家先把自己家里的数数,不够的由组上去呈贡区买。镇妇联主席也帮我们参谋,看了很多样式,买来后让这些妇女领着大家做。”张家头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张云贵先行垫资购买花架和花草,在他的带领下,全村轰轰烈烈干了起来。
这样的“轰轰烈烈”,始于一次专项调研。
为深入推进妇联改革,围绕玉溪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2019年3月初,玉溪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红带队深入9县区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到达张家头村的时候,村里正在举办长街宴,欢庆“三八”妇女节。深入走访村民后,调研组提出了项目化推动妇联改革的工作方向。
此后,制定“争创出彩人家·共建美丽家园”项目方案,组建由村妇联执委带头的巾帼志愿者队伍,组织家政专业讲师入户对村民居家收纳进行培训,组织村民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开展家风家训评议……张家头村面貌焕然一新,更吸引了隔壁陈家头村民积极参与。
据了解,两个村注重妇联执委带头、立足实际,对村庄老旧面貌进行美化,花小钱办大事,通过开展“美丽庭院”“美丽花圃”“美丽墙面”建设,开启了乡村美颜模式。
村党总支和小组党支部筹措资金,村妇联执委带头,发动100余名巾帼志愿者始终站在村庄美化整治第一线,为家家户户安装窗台花架。命名10户“美丽庭院”示范户,发挥家庭带头示范作用。动员村民拆除废厕所和猪圈等,改成一个个精致小巧的小花圃,由妇联执委和巾帼志愿者轮流进行日常管护。江川区妇联组织执委带领美术、书法志愿者进乡村,带领少年儿童手绘墙体画300余平方米、废弃展板30余块。
在村民韩少梅家门口的水沟边,墙上装点着10多幅“童画”,可爱的蓝色小海豚一跃入海,“这些画板是侯家沟村委会里废弃的展板,上次几个老师领着村里的娃娃一起画了30多块,娃娃们体验变废为宝、绿色环保的意义和乐趣,别提有多开心啦。”
共建共享,创新治理
“‘妇女之家’成立起来之后,妇联执委明显更有号召力了,这些妇女骨干也比以前有凝聚力。平时要做点什么事,我们在微信群里通知一下,大家就主动来参加了。”同样是张家头妇女议事会会长的宋竹焕说。前不久,村里刚组织对各家各户门上张贴物进行了清理,弘扬了乡风文明正气。
2019年10月,云南省妇联副主席农布央宗到侯家沟村调研,提出将妇联组织下沉到自然村,打通妇联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随后市、区妇联及时行动,指导村妇联在张家头、陈家头成立了“妇女之家”“家长学校”“妇女议事会”,进一步夯实妇联基层阵地建设。
如今,张家头村民小组在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取消公共保洁员,由3名妇联执委带领30余名妇女骨干,采取“每月三班轮值”的形式进行公共区域保洁,每年节省保洁经费7200元,用于“妇女之家”日常活动开支,较好地激发了群众自治内生动力。
为了就地解决问题,两个村子成立了妇女议事会,完善“妇女之家”在群众性宣传教育、移风易俗、矛盾纠纷调处等8个方面的职能职责。采取集中议事、微信群议事等形式,定期召开党支部、妇女议事联席会,对村集体发展的要事、家庭和睦的难事、困境妇女儿童的特殊事等建言献策、主动维权。
此外,针对农村父母家庭教育知识缺乏、儿童心理知识空白、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引入家庭教育专业团队,实施“父母成长计划”,每月开展一次家庭教育培训、指导和咨询活动,探索农村家庭教育科学模式。发动妇联执委带头、家庭参与,研究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探索开展“梨花节”“炊锅节”等特色节庆活动,举办花卉种植、果树栽培、农家菜等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家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