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

紧密联系女性社会组织 优化女性人才推荐机制 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江苏融汇社会力量破解妇女儿童“急难愁盼”


    ● 全省各级妇联面对困难挑战不是“躲闪避”,面对资源欠缺不是“等靠要”,而是敢于、善于“以我为主”找准定位、协同合作、智慧作为,紧密联系女性社会组织7100多家为我所用,有效延伸了工作手臂

    ● 积极发现推荐人才领衔团队,通过新兴领域妇联组织建设,积极引导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媒体行业以及活跃在网络空间、虚拟社会中的女性人才融入妇联组织体系,推动各行各业人才创新领办女性联盟

    ● 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参与,为妇联组织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各项建设、力量加入基层治理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紧密联系女性社会组织7100多家,有效延伸妇联工作手臂;优化女性人才发现推荐机制,推动各行各业人才创新领办女性联盟组织16个,吸引各类女性人才融入妇联组织体系;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各类妇联品牌项目活跃社区一线,破解妇女儿童“急难愁盼”……如今,在江苏大地上,妇联组织的号召力、影响力、美誉度节节攀升,江苏省各级妇联越来越感觉到“联”的优势和成效,通过机制协同、项目协同、力量协同,链接社会各方资源,联动社会各方力量,妇联组织的“朋友圈”“姐妹群”不断扩大,为妇女儿童家庭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妇联组织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一支重要的协同力量。

    做大“朋友圈”,凝聚越来越多的女性人才

    “上周,我参加了执委回‘娘家’活动,每周五省妇联都要搞一次这样的活动,走入妇联,走进她们的工作环境中,我感觉和妇联更亲近了。”“我们定期走到妇女群众中去,了解妇女群众的思想状况,倾听她们的意见建议,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妇联邀您回娘家”“到妇女群众中去”,是江苏省五级妇联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两大载体,通过各级妇联干部和妇女群众的双向互动,妇女群众和妇联组织的黏合度更高了,各级妇联组织也发现和凝聚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人才。

    去年以来,江苏各级妇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链接各方力量,特别是通过女性人才发现培养推荐机制,发现了一大批有动员力、影响力、凝聚力的女性人才,组织活动请她们一起设计,部署任务请她们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她们一起评议,妇女工作妇女做呈现出现实模样,有效促进了基层组织活跃、理念方式转型和妇联干部作风转变。

    据统计,江苏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有97284家,占全国总量的11%,位居全国第一;社会组织从业人员82.7万人,其中女性超过60%。调研显示,落在基层的很多社工项目都有各级妇联的协同参与,成效惠及妇女群众、得到了群众认可。全省各级妇联面对困难挑战不是“躲闪避”,面对资源欠缺不是“等靠要”,而是敢于、善于“以我为主”找准定位、协同合作、智慧作为,紧密联系女性社会组织7100多家为我所用,有效延伸了工作手臂。

    正因如此,江苏省各级妇联不断探索,以人民为中心实施公益项目,引导女性社会组织从一开始“我能做什么”,到重点关注“妇女群众需要什么”再到“以人民为中心”“把工作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促进妇女需求、妇联工作和服务项目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大批诸如“建设家政服务信用平台”“建设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培训家事调解员”“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社区家庭教育支持行动”“爱心母婴室”等党和政府关心关注的、妇联组织倡导主导的、社会力量承接实施的、切实破解广大妇女儿童家庭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暖心品牌项目。

    织就“人才网”,打造链接各方协同发力的服务平台

    近年来,江苏省妇联充分发挥“联”的优势,协同民政、高校、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省女企协以及各地骨干社会组织,共同发起成立江苏女性社会组织协同发展中心,通过思想引领、培训赋能、资金支持、项目带动等方式,培育女性社会组织、培养女性公益领军人才、输出妇女儿童家庭服务品牌。

    互联网时代,省妇联抓住契机,线上线下建阵地、齐发力。线下,积极争取支持,建设“江苏女性莫愁慧创中心”,其中专门设置“江苏女性社会组织协同发展中心”,包括女性社会组织共享大厅、入驻孵化苗圃、网络直播间、沙龙路演区等功能区域,打造女性社会组织协同发展旗舰店;同时,全省上下联动,整合南京市女性公益创新平台“女性未来城”、无锡市“苔花公益学院”、常州市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基地、苏州市工业园区社会组织创新中心、宿迁市女性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等资源,为全省女性社会组织提供一个集培育、孵化、交流、展示于一体的共享空间体系。

    线上,依托省妇联“两微一网一平台”(江苏女性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网站、“在你身边”云服务平台),建立女性社会组织协同发展线上平台,设置问需调研、项目发布、线上点单、服务配送、用户评价、培训赋能等功能,使广大妇女群众知道找到用到,形成了女性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承接项目、开展社会服务的闭环。

    女性社会组织协同发展中心建成了,组建专职专业人才队伍就成了首要任务。一方面,省妇联引进专业力量提供支持,推动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学院社工专业、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省女企协、骨干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到协同发展中心挂职、兼职;另一方面,培养妇联干部成为骨干,支持鼓励妇联干部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支持妇联干部参加公益论坛、社会服务交流会等专业交流活动,把社会工作相关课程纳入妇联干部培训体系,支持妇联干部以个人身份加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化、项目化的工作方式成为常态。

    此外,省妇联还不失时机地积极发现推荐人才领衔团队,通过新兴领域妇联组织建设,积极引导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媒体行业以及活跃在网络空间、虚拟社会中的女性人才融入妇联组织体系,推动各行各业人才创新领办女性联盟,巾帼党课讲师联盟、女性社会组织协同发展联盟、女科技工作者联盟、长三角女性创新创业联盟、巾帼电商联盟、巾帼家政联盟、巾帼文创产业联盟、巾帼手工产业联盟、民宿女主人联盟、村(社区)女书记(主任)联盟、高校女校长联盟、省三八红旗手联盟、女性融媒体联盟、莫愁心理咨询公益联盟、家庭教育在线服务联盟、最美家庭联盟等16个联盟组织蓬勃兴起、活力迸发,成为协同发展中心重要的工作力量。

    据统计,省妇联连续多年推动将妇女儿童民生实事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及省政府十大重点百项考核体系,连续5年用好省财政每年1000万元妇女儿童公益社工专项经费,年度撬动全省近2亿元社会资金,培育孵化了大量行业协会商会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为妇女儿童家庭提供专业服务。

    与此同时,针对不同需求的女性社会组织,省妇联组织开展“女性社会组织筹款训练营”“女性社会组织社会服务创新大赛”“女性社会组织成长加速营”等,培树、发布一批引领性、示范性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项目,引导其中有发展潜力的社会组织先行探索投资创办、转型升级成社会企业,探索依托成熟的基金会建立并运营专项基金,通过基金会、社会捐赠的支持“长”出一批没有政府购买也能活的社会组织。

    构建“新体系”,提供破解“急难愁盼”的暖心方案

    在精准分众问需的基础上,全省各级妇联协同越来越多的女性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服务,破解妇女儿童“急难愁盼”。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全省妇联系统牵头实施社工项目1259个,指导女性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项目1196个,受益对象近300万人次。

    在脱贫攻坚中聚力关爱妇女儿童。联合省农垦集团在苏北五市推进“苏垦慧创·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基地”三年计划,省农垦每年出资1200万元,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农村妇女创业种子、行业青松和产业青苗;联合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精准聚焦全省建档立卡户的36.6万儿童和24.6万女性,精心打造“江苏省脱贫攻坚建档立卡户少儿病残救助”“我助妇儿康”等项目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募资额超过1.1亿元,助力中西部地区脱贫5年共捐赠款物2240万元,10个省(区、市)800万人次妇女儿童受助得益;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推动将“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社区、建设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妇女儿童民生实事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心理健康援助和儿童健康成长公益社工项目,在物质帮扶的同时加强对弱势妇女儿童的精神关爱。

    在巾帼建功中促进妇女发展。在各级妇联组织的指导下,省妇联团体会员、各类女性联盟发起、承办、协办了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慧创新时代·她播赢未来”女性直播创业大赛、江苏巾帼手工产业对话活动、长三角巾帼创业创新峰会、“乡村振兴她力量·长三角民宿女主人赋能”行动等多项全省、区域性重大活动;“好苏嫂”家政服务联盟持续做好信用建设文章,实施家政服务企业、家政服务员和“好苏嫂”门店优选优培计划,有效推动规范专业的家政服务进社区;推出一系列女性赋能服务计划,培养女性公益人、赋能三八红旗手,实施女大学生幸福引领、创业支持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中、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布局中、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参与中,各级妇联社会协同优势充分彰显,妇女发展半边天力量竞相迸发。

    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省妇联实施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公益社工项目,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开展排查走访、健康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促进家庭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在全省示范实施“苏馨港湾”公益社工项目,充分用好妇女儿童之家,为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单亲贫困母亲和空巢老人提供多层次、专业化服务。无锡灵山基金会实施“邻家计划”,建立家庭公益基金,倡导以家庭视角关注身边人和身边事,疫情防控期间,336个邻家社员共募集3333万元支持抗疫,探索了家庭家教家风传承的新路径;淮安市“守护花开”巾帼律师公益联盟,链接起司法和妇联的共同关注点,开展普法宣讲、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成为落实“五项机制”、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坚实力量。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参与,为妇联组织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各项建设、力量加入基层治理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