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去年一年,可以用忙和难两个字来形容,不过度过了这最难的一年,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近日,在甘肃临夏州康乐县胭脂梦扶贫车间,企业负责人、全国三八红旗手郭静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作为县里疫情防控用品的生产企业和扶贫企业,这一年,她和自己的员工们经受了特殊时期的特殊考验。
“去年正月初一,大家正在过年,县里通知我们紧急加工生产应急口罩,那天我和爱人正在老家天水过年。接到通知,第二天我们便赶回了康乐。”郭静说。
那是一个异常紧张的时刻,郭静一到公司,一边打电话通知工人们第一时间到岗,一边联系原材料准备开工。根据县疾控、质检等相关部门的相关要求,郭静紧急组织技术人员定型产品,直到自己亲眼看着第一批样品口罩生产出来。
“因为生产任务紧,那些天,我往返于东乡和康乐县的两个扶贫车间,一边要盯着产品的质量、产量,一边要处理出货、进货等各种琐碎事情。正常开工后,我们最多一天可以生产5万多只口罩!一天下来,我要接几十个电话,忙得脚都是肿的。”郭静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口罩是最紧缺的防疫物资之一,四面八方的人打来电话问郭静要口罩,有亲戚朋友、有商家、企业等,甚至有商家出高价进口罩。面对来自各方的需求,郭静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期间防疫物资的管理要求,坚持一只口罩也不私自外销,口罩全部交由政府相关部门统一向群众发放。
“那时,工人们每天毫无怨言地加班加点到很晚;有些志愿者主动来车间帮忙,他们说我们不要工钱,国家处于特殊时期,我们就是来帮帮忙!”那一幕幕,让郭静永远难忘。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持续生产,郭静的企业顺利完成了县里交给的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的紧急任务。
但进入三月后,随着企业逐渐复工复产,郭静的企业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因为平时主要做外贸订单,疫情发生以来,外贸订单全部被取消,这使郭静的企业面临无单可接的窘境。企业订单没有了,意味着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员工的工资面临停发。
郭静的胭脂梦巾帼扶贫车间和凤凰山联合扶贫车间分别是康乐、东乡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及各级妇联的扶持下成立起来的,企业本身承担着脱贫攻坚的重任,这个以加工外销的服装、帽子等家纺产品的企业,300多人中有不少员工本身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公司成立以来,每人每月工资20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效应。企业如果停工,将影响刚刚脱贫的员工。
“不管疫情怎样,企业的生产不能停下,员工的工资一分也不能少!”郭静暗下决心。
在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一方面巩固扩大已有合作企业订单,另一方面,郭静把目光着眼于国内市场,千方百计接单、找销路。
“省妇联为我们送来了复工复产补助资金,并为我们送来生产订单,康乐县、东乡县各级党委、政府及州县各级妇联也给予我们极大的支持!”郭静说。
据悉,2020年,郭静的企业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和2019年持平。用她的话说,不仅顺利实现了企业的稳定生产,贫困户的工资收入、奖励、慰问金一样也没落下。
经过过去一年的风雨波折,郭静更加自信。她告诉记者,一年来,通过调整生产发展方向,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企业已经在国内找到了实力雄厚的合作方,这使得企业有可能完全摆脱疫情影响,重新恢复到正常生产发展轨道中去。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拓国内市场,把培训与生产进一步紧密结合,使企业的生产销售实现常态化,同时逐步提高员工包括贫困户的工资收入水平!”对于2021年,郭静做了这样的展望。
“今年‘三八’妇女节,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让我特别感动,从总书记的寄语中我感到了信心和力量。”郭静说,作为一个具有扶贫性质的企业,更需要有一种担当精神、一种责任感,从回馈社会、扶危济困的角度出发,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负总书记嘱托,不负新时代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