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一涵
近日,教育部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这条规定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不少人认为,不公开成绩,学生怎么有努力方向?但事实上,公开成绩自始至终都不能与良性竞争、学习动力画上等号,此次教育部取消成绩公开排名,有利于回归教育本意。
征求意见稿规定,学校不得公开考试成绩与名次,而非取消考试排名,更非“只教不考”。从以往的经历和实践来看,不公开成绩有助于考试脱离“竞争焦虑”,从目标明确的单纯比较中缓和下来,更有利于铲除唯分数论应试教育的滋生土壤。“教”是传授知识,“育”是培育品格。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身心良好发展,帮助学生不断超越自己,而不能落入“为竞争而竞争”的窠臼。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规定被划分在保护人格权益条目下。未成年人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学习成绩上的公开比较与失利打击极有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以排名落后的“耻辱感”刺激学生学习动力的“良苦用心”,往往会揠苗助长,甚至产生反作用。而要真正达成学生成绩的隐私化,学校、老师与家长还需共同配合,既不能为图省事怕麻烦而彻底模糊成绩与排名,也需深刻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找好良性竞争的尺度。要知道,在青少年时期塑造孩子们对学习和竞争的正确认知,远比一两次排名超过他人的荣誉感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