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刊 PDF版下载

版面: 专刊

她扎出的每一针,都是对孩子的爱

——记山东省东营市东城医院预防接种科主任于娜娜


    于娜娜在为孩子接种疫苗。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越

    “当我真正从事和了解预防接种工作后才发现,我们是挡在了救死扶伤的最前沿,传染病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望而却步,孩子们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健康成长,爆发的疫情会因为我们的到来而销声匿迹。我们为孩子的健康筑起了保护墙,我们是孩子们的健康卫士。”近日,山东省东营市东城医院预防接种科主任于娜娜这样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描述她的工作。 

    积极探索,做智慧化预防接种流程的先行者

    山东省东营市东城医院下设两个预防接种门诊,21名工作人员均为女性,负责辖区内22612名0-6岁儿童的预防接种、儿童保健以及成人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在于娜娜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小孩调皮动来动去,把她的衣服踢得到处都是灰。一次,有个小孩在接种完疫苗后又返回来,突然“啪”地打了于娜娜一巴掌,孩子父母连忙道歉,她呵呵一笑,“没关系,小家伙是来报仇了。” 

    为了更好服务辖区儿童,东城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在山东省率先开展智慧化预防接种流程试点。但在最初,试点门诊服务儿童数量过载,家长们习惯传统排队模式,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各种困难层出不穷。于娜娜苦思冥想解决办法,每天她都与工程师一起商量预约流程,对在册儿童实行短信告知;并印制了2万余份《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告知到每一位家长;又专门刻了“金苗宝”网上预约已告知的章,每个工作人员一个,盖在每一个告知到的儿童接种本上,做到告知留痕。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门诊的网上预约儿童绑定率达到了78.96%,并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优秀门诊受邀参加了全国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全流程工作经验分享。而在目前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时,这套系统恰好可做好分流工作,大大提高了接种效率。

    钻研创新,录制科普视频开办线上家长课堂

    “我个人非常喜欢创新和科研,也特别热爱预防接种这个事业,工作之余就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和拓展业务上。”2017年,于娜娜参加了全国家长课堂科普视频评比,并取得了全国十佳。2021年3月27日,她创作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预防接种工作实践案例——线上家长课堂《6月龄以内儿童疫苗选择方案》,获得“2020年免疫规划工作创新宣传案例征集活动”优秀创新案例荣誉称号。

    “六月龄之内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选择比较多,很多家长们不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人群聚集,我想制作一个线上家长课堂,让家长在家里就可了解到预防接种知识。”于娜娜说,于是她编写了《6月龄以内儿童预防接种方案》, 并录制了一段23分钟的科普视频,对传染病的危害、疫苗的起源、疫苗的分类及接种疫苗的重要性等详细讲解,只需扫码就可观看。这既减少了家长因为疫苗知识不足而造成的困扰,又提高了接种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孩子和家长在门诊的接种时间。

    因为白天工作忙,为了视频录制,于娜娜只能晚上备课,“我背诵了3个夜晚,边背边修改,力求完美。23分钟的视频整整录制了7个小时,期间我们不能停,一直饿着肚子坚持到了最后。”回忆这段日子,于娜娜眼里充满热爱。

    在工作上,于娜娜是科室每一位同事的“妈妈”,是大家一有困难就会想到的人。“我觉得自己是个女汉子,每次遇到技术问题,大家都会请教我。”于娜娜笑说。但谈起自己的家人,于娜娜言语之间是掩盖不住的内疚。她经常为了工作而无法顾及家庭,一双儿女也经常没有办法亲自接送上学,“有一次,为了给各中小学新生补种疫苗,我们连续工作了11个小时,全天共接种儿童926名,由于说话太多,嗓子哑了,手上也被药瓶和针管磨起了水泡。”而当时的她还在孕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娜娜喜欢用这句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2019年3月8日,于娜娜被东营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市妇联给她的颁奖词是:“明亮的眼中满是慈爱,过硬的技术都是承诺,她扎出的每一针都是对孩子的爱,牢记着南丁格尔精神,她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守护祖国未来的重任!”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