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丹平
“随着世界重新开放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的疫苗接种要赶在前面,就像疫情防控一样,要走在前面才能最终赢得这场战争。”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近日这样呼吁。虽然目前我国疫苗接种已超过1亿人次,接种绝对量排在世界第二,但我国疫苗接种比例还不到10%,与欧美等国30%~40%的接种比例还有差距,远远没有达到构筑免疫屏障的要求和目标。
“风险又不在我身边,不急”“凭什么拿我当小白鼠,让别人先打”“别人都打了,我就不用打了”……目前,在国家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时,还有一些人对疫苗接种处于观望状态,或是对疫苗安全性还存疑。钟南山院士近日多次表示,中国控制得好就是为了争取时间接种疫苗,别等外国免疫了中国反而危险了,当务之急是提高疫苗接种率。张文宏医生也屡屡强调,新冠病毒已成为人类的“常驻病毒”,“疫苗成为保障世界重新开放的唯一渠道”。
云南瑞丽近期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数十例,且再次“封城”和出现“高风险地区”,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想彻底战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目前各国都在通过疫苗接种以加快形成“群体免疫”,我们在疫苗接种进程上必须与世界同步,保持在前列,在绷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之弦的同时,让符合条件、还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尽快做到“应接尽接”,才能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泰然应对未来重新打开的世界。
事实上,无论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还是对防疫大局负责,都应该尊重科学,理性对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毕竟,“严防死守”不是常态,而广泛的疫苗接种,是尽快恢复到社会生活正常化的前提。科学防疫,我们应该坚定地相信专业,而超1.6亿剂次的接种已充分证明了中国疫苗的安全有效。让我们每个人都担起责任,为构建免疫屏障贡献自己的“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