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环球女界 PDF版下载

版面: 环球女界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凯瑟琳·尼吉拉:

“我的心与水研究同在”


    第23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获得者凯瑟琳·尼吉拉。

    图片来源:巴黎欧莱雅官方网站

    “科学进步与科技创新需要优秀人才,无论性别。女性与男性能够互补,这样的相得益彰尤为可贵。”

    ■ 于明弘 魏媛媛

    近日,第23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奖者名单正式公布,来自肯尼亚、通过纳米技术监测水污染的凯瑟琳·尼吉拉成为5位获奖者之一。

    尼吉拉教授致力于水研究,在非洲的水科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她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索精神和科学头脑,但更为宝贵的是她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为更高效地监测水污染,净化水资源,她首创纳米技术分析方法。这一重大突破使得非洲上百万户家庭得以享用洁净、安全的饮用水。

    未遭性别歧视的教育历程

    1960年2月6日,尼吉拉出生于肯尼亚。由于母亲去世得早,尼吉拉从小和担任部落首领的父亲生活。这位开明的首领发现女儿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便鼓励小尼吉拉完成自己的学业,并支持她不断深造,追寻自己的梦想。

    与在小学就被迫辍学的大多数同龄女孩儿不同,尼吉拉没有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家务和杂活。小学毕业后,她进入一所女子中学继续学业。正是在这样一所远离性别偏见的学校,小尼吉拉的天赋没有被忽视,她对化学的兴趣悄然萌生。

    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天资聪颖的她加倍努力,考入了肯尼亚知名高校肯雅塔大学。即使是在这些全肯尼亚最优秀的学生中,尼吉拉依旧脱颖而出,证明了自己并非碌碌之辈。1986年获肯雅塔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化学硕士学位。

    然而,由于资金紧缺、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建设老旧等多方面的不足,肯尼亚的大学逐渐无法满足尼吉拉进一步学习深造的需求。于是,她决定前往澳大利亚继续学业。1996年,她获得了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博士学位。

    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尼吉拉的教学与研究生涯始于1989年,她曾先后在肯雅塔大学、博茨瓦纳大学、夸祖鲁-纳塔尔大学、约翰内斯堡大学等非洲知名高校任教。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日子是尼吉拉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在约翰内斯堡大学,她有了重量级的开创性突破——通过使用静电纺丝纤维素提取单个纳米纤维。由于纤维素在常见的溶剂里不易溶解且无法熔化,这种方法一直被学术界认为是“绝不可能”,直到尼吉拉和她的助手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挑战,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她们使用高压脉冲电场冲击改性纤维素溶液,从而得到了直径在100~500nm范围内的生物聚合纳米纤维。

    尼吉拉创造了一种通过高压冲击净水的全新方法,这为水资源管理与净水项目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思路。

    “纳米技术在净水技术中至关重要。我希望研发出一种普通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滤水器。这种纳米级别的滤水器能快速去除污染物,使非洲的每个农村家庭都喝到洁净、安全的饮用水。”

    尼吉拉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水科学。她说,“我的心与水研究同在,因为水是生命之源。”

    为科学界的性别不平等发声

    然而,即使身为一名成就颇高的科学家,尼吉拉仍发现自己和女同事常常由于性别原因受到限制,发现自己在工作时会受到男性同行的排挤。许多女性科学家不得不“一心多用”,她们要顶着性别上的压力努力工作,还要在各种各样的董事会和理事会中充当“象征性女性角色”,而这些都削弱了她们在科学上不断突破自我的可能性。

    尼吉拉目前是肯尼亚里亚拉大学的副校长,在肯尼亚的31所公立大学中,只有5所拥有女性副校长。而这只不过是科学领域中性别不平等现象在非洲乃至全世界的一个缩影。

    作为一名杰出的女性科学家,尼吉拉始终坚定不移地反对性别歧视,她说,“科学进步与科技创新需要优秀人才,无论性别。女性与男性能够互补,这样的相得益彰尤为可贵。”

    (作者于明弘系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斯瓦希里语专业学生、魏媛媛系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斯瓦希里语专业教师)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