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历史的古典园林,后人在保留传统版本的同时,忽然有了一个脱胎于传统版本的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新版本。今天的园林人,以既继承又出新的方式致敬前人。
■ 老九
有朋自远方来,恰巧苏州名园拙政园推出“拙政问雅”的夜花园项目,朋友亦点名要游玩此夜花园,于是晚饭后带小酌黄酒的微醺,安步当车,步履飘飘,直奔西北街的拙政园而去。
途中,朋友问我“拙政”园名的寓意,我笑,这是考我啊。他答曰,也可以这样理解吧,否则,30多年的客居苏州,既愧对了客居,又愧对了苏州。无奈,我只好照本宣科说到首任园主王献臣、首任设计师文徵明,还有必不可少的出典处《闲居赋》:昔潘岳氏仕宦不达,故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曰:“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朋友应,那就是带有了归隐的意味,做官不顺,就退隐居家过小日子,种菜钓鱼,不想做成了这么一个绵延五百多年不倒的项目,也算戆人有戆福,拙而不笨也。话中有酒意,不必多计较。
说话间,拙政园到了。
苏州名园众多,在初次游园者看来,一个个园子几乎是孪生姐妹,都差不多,分辨不出什么差异来;其实初通门道后,慢慢游览体味,还是会分辨出各有千秋。一如品茶,都是茶树上的嫩芽经烘焙晒干,用开水泡出汤汁来,但普遍原理下的各自道略,那个差别可是千变万化,成了蔚为大观的茶经茶文化。30多年的客居,我自然是访遍了所有的名园,拙政园更是游览多次。在我看来,苏州园林不但每一座园林各不相同,就是同一座园林,也会因为季节不一样而变幻出不一样的风情来。相比之下,最古老的沧浪亭适合雨后或微雨中游览,得山野之气;留园自然适合在晴朗的秋日徜徉其间,桂芬馥郁,“留”意十足;拙政园则是夏天最佳,此园面积大,水域辽阔,荷叶莲花的氛围无与伦比。眼下是早春,属于“草色遥看近却无”,荷情更是尚未启动。但进园即隐隐能感觉到荷花和莲叶的气息,绝不是记忆的原因,这不能不让人暗暗惊讶。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以及苏州留园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而称其为中国四大名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前二者为皇家园林,后二者为江南私家古典园林。江南园林的主要特点就是叠山理水,没有水面也就无所谓园林,而拙政园的水面占到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堂榭精美,花木扶疏 。
拙政园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共70多亩,中部是主要精华,本次夜间开发出来的正是中园的18亩。其中有因荷花命名的景点“芙蓉榭”“远香堂”“荷风四面亭”“香洲”和“留听阁”,均有来历。 “远香堂”建筑依傍荷花水池,因以命名。 取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句意,“荷风四面亭”坐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夏日荷叶团团,莲花亭亭,清香不绝如缕,是赏荷的佳处。此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对周围环境的描述,实中有虚,虚实相生。“香洲”为一石“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倒映水中,静中显动。还有“留听阁”系从李商隐诗“留得残荷听雨声”借得,花结莲蓬荷叶皆枯,雨打其上溅雨韵,别有趣味。这雨叩残荷的回响,可理解为坚贞意象。
夜游项目,主要是运用现代的3D技术投影、数控灯光等设备,对经典园林进行解读,让人们体味历代文人墨客的对诗意栖居的追求。讲解员是一位温婉小姑娘,她手提一盏古色古香的灯笼,只带我们六七个游客,不但抛弃了平时身上的扩音设备,甚至将自然音压低几分,有些“耳语”般给游客讲解,怕干扰了旁人。走近香洲,石舫上还出现了高端光电版的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片段,与整个夜花园非常契合,彼此水乳交融。我们也在凳子上坐下,隔水观赏。
夜间园林,有一种别样的美。
朋友非常着迷,他说,可以想象,白天的园子一定非常好看;但晚上的如梦似幻,价值更是白天游玩所得的数倍。游客在做梦,园林也在做梦。
我也是第一次“夜游”,踏足在我熟悉的园林土地上,这颠覆了我过去对拙政园的印象。白天众多人的游园,似乎园主举家外出了,我们大大咧咧地在人家大宅中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而夜游,显然是主人一家都归家了,晚饭后在各自读书的读书,做女红的做女红。当然也有人在自家花园中看戏,游园,我们一干灯笼引路的人马,是人家的客人亲眷,那就该有做客人亲眷的样子,走路有走相,说话有说相,比平时更加绅士淑女起来。很有意思!
朋友小声对我说,如果是在盛夏,满园的荷叶荷花红红绿绿的,那就更好了,就仿佛进入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意境了。文章写荷花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我们这里,反其意而行之,昆曲的唱腔,也通感成了荷花的清香。
我对他说,朱自清还有一篇美文,叫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是评论教师同事赠送他画作的,也与今夜的拙政园挺合拍。
我环视灯光下的拙政园,想到水彩画中的湿画法,就是在画的过程中纸是始终潮湿的,将纸打湿了再画。其实也是水墨画常用的技法。这样,水色渗透、晕化 ,容易达到一种十分自然、柔和、滋润的效果,尤其是江南烟雨的表现,非常传神,有一种灵动的梦幻感。今晚的拙政园,不正是这样的夜也朦胧, 园也朦胧吗?明朗有明朗的美,朦胧有朦胧的美。
500多年历史的古典园林,后人在保留传统版本的同时,忽然有了一个脱胎于传统版本的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新版本。今天的园林人,以既继承又出新的方式致敬前人。
朋友说,以后招待来苏州的朋友,吃喝上可以简单点,一定要看苏州的园林,白天的和夜间的都看看。园林中,就有苏州精神,苏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