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

回望“渡江” 再思“渡江”


    □ 南京师范大学学生 丁子晨

    站在长江边上,我凝望着风平浪静的江面,想象着1949年风雨欲来的长江是何等模样。

    我们无法还原历史,只能借由留存下来的历史资料勾勒出大致的情景——103师的侦察兵乘坐小木船,悄悄过长江找船。在江对岸的下关电厂,指战员们得到了地下党员和电厂进步工人的帮助,厂长韩德举主动为解放军提供了“京电号”小火轮。以“船老大”黄兴发为首的9名船工,以最快速度升火开船,开往浦口码头。作为渡江解放南京的第一支部队,103师的120名解放军指战员迅速登上“京电号”,在夜色中劈波斩浪,驶往江南,在中山码头登陆。

    过江,是1949年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难题。他们依靠什么过江?他们主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那么快、那么顺利地渡过长江这道国民党守军设置的天险防线。

    想起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这又何尝不是一条需要我们共同渡过的“大江”?正是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人民抗疫战斗定航指路,依靠每一个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我们才能越过这条“大江”。

    提起“过江”,可能有人会问,我们如今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还需要回望那段劈波斩浪过江的历史吗?

    当然需要。战争年代所过的江,是风雨欲来的,是风浪滔天的。这是一条必须奋力地划船才能渡过的江。和平年代的江面就如同今天的长江一样河流缓缓,但是平静的水面下总会有暗流涌动。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措施来渡过这一条条“看不见”的江。

    我们永远需要那种劈波斩浪的精神;我们永远需要那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立场;我们也永远需要那种敢为天下先的气魄。

    看!中国这艘巨轮正从历史深处劈波斩浪、踏浪而来。而我们,有幸都是她的一分子,将带着一往无前的勇气,跟随她一起走向新的时代。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