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采访白世英当天,她才出院,电话中透着疲惫和羸弱。
白世英今年55岁了,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妇联四级调研员,负责权益部和发展联络部两个部门的工作。“最近事儿多,有点儿累。在妇联18年,负责维权工作也有七八年了,每当看到妇女群众的问题解决了,自己也很有成就感。”白世英笑着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近年来,各地离婚率不断攀升,和谐家庭建设显得愈发重要。2016年,锡林郭勒盟妇联在锡林浩特市人民法院成立了“温馨驿站”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室,探索形成了“四理三同步”诉调对接工作模式,即着重于心理、法理、情理、智理“四理”,答疑解惑和普法宣传同步、疏导情绪和传授相处艺术同步、调处纠纷和维护权益同步。
如今,“温馨驿站”成为全区婚调工作和内蒙古妇联“蒲公英”妇女儿童权益服务项目的品牌。“温馨驿站”调解室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调解室的负责人被评为全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婚调室负责人张秀艳说:“白姐就是我们的主心骨,一碰上难调的案子就找她。工作室从制定工作制度、经费协调、组建志愿专家服务团等,都是她一手设计的。截至目前,我们通过个案处置、现场联调、远程调解等方式,接访调处案件2300余件,调撤率64%,调解成功率达93%以上。”
“群团组织干活儿一定要找对抓手,让每一项工作能真正落地。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妇联培育、倡导成立了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协会、温馨驿站婚姻家庭建设协会等6个社会组织,携手心理卫生协会等50多个社会组织联动,链接社会优质服务资源,提高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专业化水平,实现了双赢。” 白世英说。
听说白世英刚刚出院,几个家教、妇儿权益保护社会组织的姐妹们,迫不及待地要包饺子给她们口中的“白姐”祝贺。因为多年从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身边凝聚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姐妹,大家都亲切地称她“锡盟白姐”。
白世英感动地说:“锡林浩特是一个小城大爱的地方,把她们紧紧地凝聚在妇联组织周围,让她们成为开展妇女儿童工作的抓手,延长工作手臂,带领更多的妇女姐妹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近年来,在白世英的努力下,盟妇联实施了内蒙古妇联“蒲公英”妇女儿童权益服务项目,其中实施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呵护花蕾”等项目10余个,争取社会资金近百万元。这些项目成为家庭矛盾的“缓和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护伞”。
锡盟油田学校党支部书记王晨旭也是个热爱公益事业的人,经常和白世英一起策划公益活动。“我们这么多从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和平安建设的社会组织,就像是一粒粒珍珠,而白姐就是一根线,把大家串在一起,成为一个耀眼的项链,让每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在锡林郭勒大草原靓丽绽放,为平安中国建设和平安内蒙古建设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