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建/栾文菲 发自聊城 “性别可以不同,却不能限制我们的兴趣、爱好和梦想,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性别……在孩子们小小的心里埋下性别平等的种子,静待花开。”这是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启明小学吴林林老师在该校日前举行的青年教师“性别平等”主题演讲比赛中发出的呼吁。
近年来,聊城市以课堂为平台,以学校为载体,以家庭为抓手,积极探索性别平等教育新路径,积极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党校、进课堂、进基层、进媒体,为男女和谐发展、妇女全面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聊城市以课堂为平台,传递教师先进性别理念。通过建立议事协调、工作方案、教学大纲等多项制度,规范教师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进一步推进男女平等工作科学化、社会化发展。比如,茌平区实验小学为了更好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工作,设立了性别平等教育专题课和融合课。全校每个班级每学期最少开展两次性别平等教育专题课,每位任课老师每学期初,要专门制定性别平等教育和所教学科融合计划,以便把性别平等教育渗透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聊城市以学校为载体,构建学生先进性别意识。健全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工作机制,在全市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均确定了试点学校,各学校充分借鉴首批国家级试点学校——茌平区实验小学和山东省试点学校聊城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经验,采取规范制度、教学课程、实践活动等方式,形成了聊城特色。比如,茌平区实验小学每学期都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以往的升旗手都是4名男少先队员,现在改为两男两女,打破了刻板化的性别观念,从仪式教育方面展示男女生的风采;学校每学期的班级足球联赛,全员运动会等设置的所有项目都打破了年级和班级界限,让男女生共同参与;大队委改选活动,也实现了在少先队干部上的男女平等。聊城市也成为山东省首个性别平等教育进中小学“全面开花”的地级市。
聊城市以家庭为抓手,助推家庭先进性别文化。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引领服务联系职能,依托“妇女之家”、家长学校、妇女儿童家园等开展培训和宣传展览,受益人群4万余人。深化家庭文明行动,连续6年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要求,涌现出孝老敬亲、科学教子、心系国防、最美书香、移风易俗、最美战“疫”家庭等各级各类最美家庭4000余户,推动妇女更加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比如,东昌府区在中小学校以“请给男孩女孩同样的期待和关爱”为主题开展了性别平等教育家长会、家长讲座、家长调研调查报告会、性别平等家长调查问卷等活动,提高家长对性别平等教育的认识、转变传统观念,通过家校携手合作,共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者和受益人,成为铸就中国梦的传承者。
聊城市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她们将继续不断从课堂、学校、家庭等领域,积极探索先进性别文化的宣传新路径,推动性别平等教育活动,推动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在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源头保障国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育和增强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建立先进的性别文化理念,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