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暮春时节,十家子村处处孕育着生机,极目远望,新芽在田间若隐若现,几十个葡萄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在平整的土地上,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十家子村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木头城子镇。过去,由于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村民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收入很低,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近年来,该村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以电子商务为突破点,通过“互联网+种植基地+深加工基地+合作社+实体店”的模式,推动产业发展,走上了强村富民的小康路。今年3月,他们的经验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
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十家子村,一探究竟。
规模种植经济作物,贫瘠土地生金
今年1月,返乡创业女大学生王颖有了一个新职务: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木头城子镇十家子村村党支部书记。手捧带领全村村民致富的接力棒,这名“90后”深感身上的责任更大,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2010年,从考上大学、走出家乡的那一刻起,王颖就给自己立下一个十年约定:帮助家乡父老种出好产品,创出好品牌,卖出好价钱。在校期间,王颖学习了农业创新知识,寒暑假在家乡考察产业资源,结合在城市里的感受,为回乡创业做准备。
“很多城里人都希望买到纯天然绿色的农产品,但难以找到放心渠道。顾客的需求不正是我们的商机吗?”王颖回忆说。
2015年,王颖大学毕业回到十家子村,在村干部的建议下,采取土地流转+农民入股的方式,流转了1000亩土地,种植小米、小麦、葵花、葡萄、苹果等绿色农产品,并建设了农产品加工基地,按高标准统一管理,坚持绿色生产。
当时,规模种植在村里还是一个新鲜事物,王颖开了一个好头。随后几年,在她的影响和村党支部支持帮助下,先后有20多名大学生积极返乡,领办合作社,并创办了新发永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经济实体。十家子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以农民合作社为核心,流转土地近万亩,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通过种苗供给、田间管理和成熟采收一体化跟踪服务,打造出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村里的产业发展由此走上了快车道。
王颖告诉记者,现在全村有近一半的土地都种上了经济作物,重点发展葡萄特色种植,建设了40个精品冷棚葡萄园,还种植了油桃、小柿子等水果,引来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村民不但得到了分红,还有务工收入。
网络销售接地气,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每天晚上6点钟,十家子村“村姑进城”商学院都会邀请村民前来直播,当地的豆腐皮、有机小米、杂粮、葵花籽油通过网络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这几年,网络销售改变了十家子村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模式,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因此受益。
“咱们农民代言自己的产品更接地气。”王颖告诉记者,过几天,她们还要把直播间搬到葡萄大棚去,让全国各地的网友直观地看到他们的种植基地,看看有机葡萄是怎么种出来的。
“咱村的水果4月份开始成熟,在3月份基本上就预订一空了。”王颖自豪地说,以前种出来愁卖不出去,现在水果没落地就收到了钱,老百姓种植的积极性更高了。
把电商销售引入农村并非易事,提到起初做电商,要把村里的农产品往外卖的时候,一些村民还不太相信。有一次,王颖接到一个1000只笨鸡的订单,要求把鸡杀好,清理干净,真空包装,一些养殖户感到为难,打了退堂鼓。不过,当天晚上还是有30多名村民主动来帮忙,和她一起包装。大家说:“娃娃要干的事,咱们一定支持。”
村民们的支持和信任,让王颖坚定了把村里的农产品销往全国的信心。在参加了省、市妇联举办的巾帼电商培训班后,王颖采取“线上开网店+线下实体店”的模式,注册了“村姑进城”商标,先后在辽宁朝阳、上海等地开设线下实体体验店,与淘宝等大型平台对接,搭建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形成了“线下体验、网上下单、云仓发货”的电商平台运营机制,建立了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终端销售的全新产业链模式,为乡村产业发展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提升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地域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特色品牌,是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十家子村将传统农产品不断提档升级,创出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在王颖和村干部们建议和推动下,村民在种植小麦的同时种上了向日葵,通过炸葵花籽油,每亩地能增收3000元~5000元。朝阳的小米远近闻名,但以前也就能卖到5元~6元一斤。王颖和她的团队设计出小包装,推出“宝宝米”和“滋补金米”,让传统小米的价值翻倍。村里远近闻名的豆腐皮口感好,但不易运输和储存,他们研究出半熟状态抽真空包装,让村里生产的豆腐皮成为抢手货。
近年,村里建立清洗、包装、分等分级标准,规范农产品初加工,与沈阳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拓展农产品深加工等方式,培育创立了“村姑进城”“蛮妞”“晶脂”等品牌。村里的农产品不但更好卖,还卖出好价钱,带动27户贫困户脱贫,500余户农民致富。
作为村书记的王颖,对十家子村的产业发展又有了新的规划。“京沈高铁开通了之后,我们的区位优势更明显了。”王颖告诉记者,高铁开通了十家子站,从北京到村里也就1个多小时的时间,这是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契机。王颖计划将村里的部分农户家打造成民宿,把东北传统民俗和采摘等乡村旅游特色与朝阳的红山文化、佛教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吸引更多游客来十家子村,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村里已经策划设计了“朝阳格格”旅游产品品牌,这一品牌不仅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还蕴含新农人蓬勃的朝气。“我们将以‘朝阳格格”为载体,打响朝阳的农产品品牌,把朝阳的特色产品销往全国,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建党百年。”